|
解振華強調,中國現在提出的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礎上降低20%等目標很明確。新華社圖 |
中評社香港12月13日電/12日,本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重頭戲”———高級別會議拉開帷幕。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在會上發言。會後,他給中國記者召開發布會,重申了中國的立場,幷就本次大會有關技術轉讓的進展發表了看法。
據新聞晨報報道,在記者會上,解振華强調,關于2012年後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應繼續按照“雙軌制”進行討論。“我們希望建立長期對話機制,最晚在2009年之前談判確定發達國家2012年後的减排指標,確保第一、二承諾期之間沒有任何間隔。”他說,“同時,我們希望最遲不能拖過在2010年之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一步的框架機制,保證沒有加入議定書的發達國家也能承擔量化的减排指標,幷希望發展中國家在有資金技術支持的前提下,采取積極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
對于某些發達國家一再提出希望將“主要發展中國家”納入到絕對量化的减排指標中,解振華表示了嚴辭拒絕。他快人快語地說:“它們所說的主要發展中國家,實際上指的就是中國、印度、巴西,也不用羞羞答答的。我們要說,中國現在提出的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礎上降低20%等目標很明確。現在關鍵是發達國家要確定目標幷加以實現。”
大會進行到現在,各方最終未能在廣大發展中國家最爲關注的“技術開發與轉讓”等議題上達成一致。這就意味著,這一議題只能留待來年了。對此,解振華表示:“我希望技術轉讓這個機制能盡快建立,這是所有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解决的問題。”
如果一件産品由國外的公司在中國制造,然後又出口到世界各地,那麽到底誰該爲制造這一産品所産生的碳排放量負責?當中國能源和碳排放的快速成長受到一些指責時,這個問題擺在了人們面前。
在本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證明,中國的一次能源消費及産生的溫室氣體,有約1/4是由出口到發達國家的産品造成的。這一說法,也獲得了部分與會者的認同。
已成“內涵能源”淨出口大國
“中國已經成爲內涵能源的淨出口大國。”日前,中國社科院在大會上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