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28日電/“改革開放以來,西藏人民的生活狀況特別是文化、教育、衛生狀況的極大改善不容否定,更不容歪曲。”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副所長揣振宇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某些西方媒體最近生硬地將拉薩事件與西藏的文化教育發展聯繫起來,認為“中國把投資大量用於發展硬體,用於基礎設施建設,而沒有把錢用於育人,用於軟體的發展。”這種說法完全違背了事實。
據新華社報道,揣振宇談到,舊西藏的教育形態以寺院教育、官辦教育和私塾教育為主。西藏和平解放以前,整個西藏沒有一所現代意義上的正規學校,適齡兒童入學率不到5%,文盲率高達95%。和平解放後,國家在西藏實行了一系列特殊的優惠政策,促進了西藏各類教育的迅速發展。2003年至2007年,國家共投入82.2億元人民幣,建設了437所鄉鎮規範化小學,改擴建了93所初級中學和5所職業院校。西藏全區全面實現教育“普六”,63個縣實現教育“普九”,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4.8%,“兩基”攻堅規劃確定的任務全面完成。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由1981年的76.0%提高到98.2%,初中入學率由1981年的29.6%提高到90.7%。此外,國家每年還為西藏農牧民子女撥付7.2億元人民幣,在農村和牧區學校推行寄宿制,對部分藏族中小學學生實行包吃、包穿、包住和免費教育的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牧民群眾送子女上學的積極性。“三包”學生補助標準為小學生每生每學年1200元人民幣、初中生每生每學年1350元人民幣。城鎮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書本費全部免除,義務教育已覆蓋全區城鄉。截至2007年底,西藏全區中小學在校生數由2003年的44.3萬名增加到49.5萬名;高中在校生數由2003年的不到2.9萬名增加到近3.8萬名,其中少數民族學生佔87%,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36.6%。西藏自治區高等教育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現有普通高等學校4所,在校生2萬餘人。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繼續教育快速發展,為西藏自治區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熟練勞動者和實用技術人才。學前教育取得長足發展,特殊教育平穩起步,內地西藏班(校)辦學規模也進一步擴大。目前,一個包括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特殊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社會主義民族教育體系,已在西藏基本形成,以藏族為主體的各族人民受教育的權利得到充分保障,科學文化素質較低的狀況得到了較大改變,西藏教育事業的發展進入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時期。
不僅如此,西藏的衛生事業也有長足進步。揣振宇繼續說,和平解放前,西藏沒有一所現代意義上的醫療衛生機構。1951年,人民解放軍在和平解放西藏初期,開創了西藏的現代醫療衛生事業。50多年來,國家累計撥款20多億元人民幣,用於發展西藏的醫療衛生事業。近年來,全國各省(市)先後組派進藏醫療隊35批,醫療衛生隊員363人,援助價值近700萬元人民幣的醫療衛生設備,還幫助新建了自治區傳染病醫院、自治區藏藥廠、拉薩市人民醫院住院部、自治區生殖衛生健康培訓中心,同時改建或擴建了林芝、日喀則、山南、阿裏、昌都、那曲等7個地市的醫院。據統計,2006年末全區共有衛生機構1349個,其中醫院、衛生院903所,門診部(所)446個,衛生防治機構81個。西藏和平解放以來,國家一直對西藏農牧民實行特殊的免費醫療政策。近幾年免費醫療經費投入達到7億多元人民幣,並且先後7次提高免費醫療經費。2007年,補助標準已達到年人均100元人民幣。
隨著西藏醫療衛生條件的不斷改善,舊西藏時常流行的天花、霍亂、性病、斑疹傷寒、猩紅熱、破傷風等各類傳染病、地方病的發病率降至8‰,有的已經絕跡。到目前為止,西藏全區已連續8年實現了兒童計劃免疫接種,連續9年無脊髓灰質炎病例報告。與此同時,以農牧區為重點的婦幼保健、計劃生育、初級衛生保健工作也迅速發展,人口結構得到改善,人口素質進一步提高,孕產婦死亡率由1959年的50‰下降到7‰左右,嬰兒死亡率由430‰下降到5.7‰。據統計,到2006年底,西藏60歲以上的人口有20多萬,其中65歲以上的人口達到11.8萬;人均預期壽命由上世紀50年代的35.5歲增加到67歲,50多年來提高了近一倍。
西藏教育和衛生事業的發展事實俱在,有目共睹。揣振宇最後說,可有的西方媒體卻把拉薩事件與毫不相關的問題胡亂聯繫,藉以掩蓋拉薩打砸搶燒暴力犯罪事件的真相,企圖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但這是不可能得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