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四川地震的三天全國哀悼日已過去,抗震救災工作今日進入第十一天,繼續緊張進行。廢墟下的生還者雖越來越少,但拯救者仍渴望奇跡出現,地震發生後二百一十六小時仍有生還者被救出。大批傷者用火車專列分送全國各地醫院治理,五百多萬失去家園的災民,生活也陸續獲得暫時的安頓。中國人對生命的尊重程度,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高;中國人的團結互助精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獲得舉世的讚賞。領導人不避疲勞、一再深入災區指導救災、安慰鼓勵災民的行動,閃爍着民本思想的光輝;軍警、教師、民衆在救災中湧現出大量捨己為人的事跡,譜寫出一曲曲感人的大愛之歌,提升國人的精神境界,展現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頑強鬥志,鼓舞人們把抗震救災的工作堅持下去。
澳門的澳門日報今日刊登社論表示,目前,雖說救災已取得重大進展,但善後工作依然千頭萬緒,刻不容緩。國務院近日召開的研究部署抗震救災工作的會議指出,當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有:重災區道路搶通、保通難度大,邊遠鄉村救災物資運入和傷員運出困難;災區環境衛生條件差,極易發生傳染病疫情;不少水庫、水電站、堤防等存在安全隱患,地震形成不少堰塞湖,次生災害隱患多;大量受災群衆的吃飯、飲水、穿衣、住處等問題亟待解決,大量孤兒、孤老、孤殘需要安置和撫慰;一些基層組織遭到很大損失,社會管理恢復正常的難度較大;災區生產恢復和災後重建任務十分艱巨。
當中提到一些困難,更存在着可能惡化的變數。例如,在地震中形成的數十個堰塞湖,若遇到大雨,將面對發生崩瀉的風險,危及附件災民的安全。又如,掘出或未掘出的的屍體,若不及時處理,將給環境衛生帶來重大威脅,防疫倍添困難。……所有這些困難,正考驗全體中國人民抗震災、重建家園的意志和毅力。
人們還看到,由於這次地震死了大量學生,許多都是因質量有問題的豆腐渣校舍在地震中倒塌而喪生的,為死去孩子討公道的抗議請願行動已出現,並有可能蔓延,給當前的抗震救災工作增添麻煩。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必要重視,採取措施,妥善處理,及時疏導,避免影響救災工作正常進行。
社論指出,為了救災,中國政府已及時採取許多緊急有效的措施。至昨日十四時止,各級政府共投入救災資金已近一百四十億元,其中逾百億是中央財政投入的。國務院近日決定,中央財政今年先安排七百億元,建立災後恢復重建基金,為此,國家從機關原來的經費預算中拿出百分之五到重建基金中。會議還決定,安排二百五十億元,加大對抗震救災的資金投入。會議對當前救災提出的要求,包括做好災區群衆的安置,確保災區群衆有飯吃、有衣穿、有乾凈水喝、有安全住處;包括抓緊搶修災毀基礎設施,重點搶護發生險情的水庫、水電站和堰塞湖,嚴防次生災害造成新的損失。
改善災區供水是燃眉之急,國家發改委已快速投資一億六千萬元於供水設施。為了解決災民居住,四川省官員表示,力爭在一個月內,讓百分之九十八的災民都有房住。目前使用的帳篷,只作暫時棲身之用,短期內將建設大批過渡簡易房,由二十個省市援建,限期三個半月內完成,日內先有六千套運抵災區。雖說是簡易房,卻配備了供水點、衛生間和垃圾收集點。
社論表示,當然,這些都只是衆多過渡性措施的一部分,更大規模的重建工作還在後面,可謂任重道遠。當年在地震中變成廢墟的唐山,花了大約十年才完成重建,四川的地震破壞範圍相當廣,重建亦非易事。但以今天中國的國力,條件相對要比唐山地震時好得多。不過,單靠國家財政力量還不足夠,來自民間、來自國內外的捐款仍十分重要。至昨日中午,國務院抗震總指揮部宣佈國內外的捐款有二百一十四億元,到帳的一百二十五億元。相信這些捐款也只能幫助解決現階段救災,災區的重建將需要更多的資金。從這個角度看,救災重建工作將是一場持久戰,作為中國人民一部分的澳門同胞,應該本着同胞愛、骨肉情,為這場持久戰作出更多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