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11日電(記者 李仲維)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今天率團前往北京啟動兩會復談,這是自1998年辜汪會晤後,第三次有台灣官員正式前往大陸,“陸委會”希望未來由官員對官員進行直接談判,並形成一種模式、制度,這樣對實際解決兩岸之間的問題,會更有助益。
1998年辜汪會晤時,當時的“陸委會”主任秘書鮑正綱及企畫處長詹志宏、法政處長劉德勳曾隨團前往上海、北京,但當時並不是正式的協商談判。1999年時,詹志宏又再次登陸協商汪道涵回訪台灣事宜,不過在李登輝發表“兩國論”之後,兩岸協商中斷至今。
2000到2007年扁政府執政期間,兩岸官員也曾經藉由“澳門模式”協商經貿議題,但大陸方面強調這都是個案協商,官員層級也僅止於局處長的層級。
如今國民黨重新在台灣執政,兩岸第一次復談就把官員的層級拉高,一位當年曾參與協商的人士表示,這次協商與十年前最不一樣的,就是台灣派出了兩位政務官層級的官員上桌。
這位人士表示,如果兩岸談判下一步進步到由官員直接談判,而且形成一種模式或制度,這對實際解決兩岸問題是有好處的,不過他也認為,大陸在這方面的顧慮會比較多,以往大陸迴避與扁政府官員接觸,但往後終究是要面對的。
這位人士還表示,過去兩會協商之前,會有很多信函及電話相互往來,在有譜之後,才會把協商搬上檯面,但這次復談的節奏快了很多,除此之外,江丙坤在5月26日就職海基會董事長之前,事實上兩會已經在密集互動了,很多安排也都是套好招的,海基會和海協會你來我往,因為對於復談這件事,兩會彼此之間都“聞出味道了”﹗
海基會原本計畫江丙坤和陳雲林在會後發表“共同聲明”,後來改為各自發表新聞稿,這位人士解釋,主要是因為大陸方面對具有“國對國”意涵的共同聲明非常敏感,兩岸過去也只有在95年的“焦唐會談”發表過“共同新聞稿”。
至於兩會在臨場交鋒時,是否會出現政治性的對話?這位人士表示,鑑於過去經驗,這種可能性並不排除,但兩岸在政治對話上要出現交集,應該還有困難,他認為,默契對維繫協商是很重要的一環,如果原本沒打算碰政治話題,突然去碰的一方,就會殺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