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7日電/香港星島日報今日刊登社評指出,政府為平息問責官員任命掀起的政治風波,行政長官曾蔭權昨日罕有地率同三司十二局首長出席立法會會議,發表聲明並且答辯,予人“如臨大敵”之感。
“大敵”在何方?不宜簡單形象化為批評這次副局長和政治助理誕生過程的議員。“大敵”是今次狙擊如果進一步擴大,勢將形成的社會整體政治氣氛,可能窒礙問責制民主進程,令政府不斷捱打而採取守勢,在推行改善政治和民主問題上都舉步維艱,令社會付出代價。
社評指出,針對社會質疑擴大問責班子的任命過程、雙重國籍和薪酬等問題,特首早前已經回應,為安排手法致歉,幾位副局長已表明會放棄外國籍,各人薪酬亦全面公布。不過,這仍然未足以令民主黨議員李永達放棄提出運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索取有關任命過程的所有文件資料,務求“打爛沙盆問到篤”。
否定問責制政制哪裏去
有關文件經過冗長的辯論,大家一早明知不會獲得通過,免卻大量獲選者和落選者的私隱曝光,也免卻政府疲於應付漫長調查的文山會海,也免卻這把本應在非常情況才祭出的尚方寶劍被濫用作政治狙擊的工具。
昨日不少議員在辯論發言中提及國籍和薪酬等問題,部分議員更針對問責制本身。問責制旨在配合日後民主普選,尚在發展初階,難免有缺點或在發展期間出錯。剛宣布因健康問題辭職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上場不久即要為“仙股”事件道歉,到今天的表現受到不同黨派立場的議員接受。問責制度亦然,議員要大張撻伐,究竟是要還原由公務員按“好官我自為之”的舊日軌跡,抑或另有更佳的替代方案呢?除了指責,昨日的建議性提議是甚麼呢?
社評指出,在今次擴大問責制班子的風波中,議員有份施壓,政府一再讓步,顯示議員發揮了監察功能。但到了昨日的特權法辯論,就令人懷疑已經矯枉過正,甚至墮入“為監察而監察”的陷阱,而非為改善政府運作而監察。
政府疲奔命無力搞民生
這陣子民意調查顯示特首和政府民望下跌,部分議員可能為狙擊有成而沾沾自喜。政府威信下降,必須檢討反省,實事求是說,究竟民望下降,有多少是因為問責制風波,有多少是因為市民更感貼身的公共交通服務費用和物價飛漲問題?從大學發表的民調數字,相信可以找到客觀的答案。
若果說這一輪的政治狙擊,對政府威望不會構成傷害,恐怕不符事實,但其效應卻是間接發生的。過去一個月,政府耗用大量精力和時間來應付政治狙擊,放在解決通脹等各項棘手民生議題的心力和時間難免大打折扣,單是昨日出動特首和司局級官員,已經令整個政府最高層幾乎陷入停頓,更莫說之前有關方面為此所費的時間心力,長此以往,政府的管治能力,必然會大受挫損。
從政治上考慮,部分議員成功削弱政府的執政能力,可以令到他們的批評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贏到一堆又一堆的政治籌碼,但當政府成為大輸家,市民又是否同樣要為這些政治爭拗付出沉重的代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