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3日電/新京報今日刊發社評說,幾天前,奧運紀念鈔的兌換工作在各地展開,但由於“不確定兌換時間、不明可兌換網點、不清楚網點發行數量”,以至於許多當地市民奔波輾轉,費力排隊,最後卻只能望“鈔”興歎。由此人們呼籲下次發行要增加信息透明度。
與此相比,就突發事件的知情權方面,昨天發生在北京的兩起事故則很快為公衆所知。一是北京市園林綠化部門租用的一架直升機昨日上午11時左右在平穀區金海湖上空作業時墜毀,37歲的飛機駕駛員盧某當場身亡,事故同樣造成當地小範圍停電事故;二是昨天上午9時左右,一名男子在北京地鐵二號線朝陽門車站跳下軌道,造成列車中斷運行10分鐘。雖是“負面新聞”,雖是發生在周末,但兩則消息都第一時間在新華網上公佈。這樣的做法值得關注,也令人欣慰。
社評指,或許有人會說,臨近奧運類似“負面新聞”理應被過濾。顯然,這種說法已經越來越不合時宜。伴隨著中國的開放與社會的覺醒,人們已經漸漸達成共識,即對於一個社會來說,第一時間知道社會發生了什麼不僅是公民的基本權利,而且對於社會安全來說,同樣至關重要。開放的社會,公共信息公開是政府的一種法定義務,也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公衆沒有知情權才是影響社會的、最大的“負面新聞”。
毋庸諱言,“習慣保密”曾是中國政治生活的一大特色。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只有保密法,而沒有信息公開法,致使公民無法瞭解政府信息,無法瞭解重大突發事件的進展。然而,必須承認的是,對於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社會來說,並非秘密越多就越安全。信息時代,由於傳播速度的幾何化增長、“蝴蝶效應”的存在,謠言或者不確定信息對社會造成的損害更不可等閑視之。
而對奧運來說,信息公開的任務更加艱巨,中國北京的一舉一動都為世界所矚目,奧運期間不僅有幾萬名外國記者,還有湧入的各種人流,這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更大程度更加迅速的信息公開是應對和化解風險的必然訴求。
社評表示,從北京地鐵墜人和直升機墜毀事故信息公開來看,相關處理表現出了更進一步的努力方向,不僅僅是相關部門的主動證實,而且,通過權威媒體和網絡迅速傳播出來,如此這般的態度和速度使得謠言不可能跑在真實新聞前面。這也再次表明,在奧運即將開始之前,奧運信息公開有了一個好的開始,希望處理緊急事件第一時間公開透明繼續堅持。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只有好消息,沒有壞消息。從公民權利與社會成本計,無論消息好壞都應儘快公佈,為社會所知,讓社會共同應對。唯其如此,才能說這個國家在真實中腳踏實地,與世界共同前進。對奧運信息公開而言,因為牽涉面廣,信息公開要求程度高,各個部門有必要聯合組成一個奧運信息公開處理小組,並通力合作,主動發佈信息,防止出現被動情況的發生。
告訴世界一個真實的中國,也必然會給世界展示一個開放的中國。這也正好可以印證中國著名外交官吳建民先生此前指出的,中國信息公開進程加快,並非是在奧運會壓力之下採取的權宜之計,而是中國近三十年改革開放之所得。在此意義上,我們有理由相信,奧運不僅是中國顯示開放社會的一次機會,更是對過去三十年來中國社會與公共信息漸次開放的一次集中檢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