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伊朗同時試射3枚導彈(電視截圖)。 |
中評社香港7月16日電/香港《文匯報》7月15日發表評論文章說,伊朗一直强調核能只用於工業發展而非軍事力量,伊朗在本土試射中長程導彈,不過是迫於地緣環境的威脅和壓力,而作出的一種守土護疆的自衛力量宣示和對美、以軍事强權的一種抗議表達。
由於近期美國和以色列針對伊朗的軍事威脅進一步升級,伊朗日前高調試射9枚中長程導彈,射程足以覆蓋以色列全境和美國在中東、土耳其、巴基斯坦、阿富汗及波斯灣的軍事設施。伊朗同時警告:一旦美、以兩國對伊朗發動襲擊,伊朗已准備好隨時還擊。
文章說,逢G8會議期間,伊朗的忽然舉動,無疑是向發達國家和世界强權的一種宣示,這讓美、以大爲惱火,一時間譴責聲浪四起,多國警告伊朗試射導彈對世界構成威脅,應立即停止有關行動。以筆者之見,這未免有點言過其實,伊朗一直强調核能只用於工業發展而非軍事力量,伊朗在本土試射中長程導彈,不過是迫於地緣環境的威脅和壓力,而作出的一種守土護疆的自衛力量宣示和對美、以軍事强權的一種抗議表達。試射“9枚”導彈,證明伊朗還有“九陽真經”護身,對外壓刺激還有反應,還能雄起。
文章指出,2003年3月美國以伊拉克核威脅爲借口,悍然發動伊戰以來,中東局勢就動蕩不寧,美國也爲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近乎3萬億美元的戰爭,使美國政府大量舉債,導致雙赤更爲嚴重。超發貨幣的自救和次按泡沫轉嫁策略,更使美元持續貶值,中東原油供應緊縮,需求上升,導致國際油價持續攀升,連創新高,構成了全球高通脹的壓力。如果全球通脹持續惡化,必將導致全球經濟趨勢逆轉或陷入衰退。在經濟全球化的格局中,美國將難以獨善其身。
因此,美國爲解決自身經濟、能源和繼續未來全球戰略主控的問題,必然尋求新的突破口,筆者早有文章分析,伊朗或是美國下一個軍事、政治和能源的戰略目標。以色列則是美國在中東布局的一顆重要棋子和制衡、肢解中東各國的一個戰略支撑點。
因而,美、以處於自身利益考量,近年頻頻對伊朗施壓,將其視爲邪惡軸心國,就不難理解。同時,有伊拉克的前車之鑒,“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伊朗也不敢輕信列强的仁慈,適當作出還能“雄起”的反應也屬正常。畢竟,這個世界的游戲規則是大國與强國制定,“弱小必須順從,落後就要挨揍”的古律天條,至今沒有改變。因此,“富國强軍,武力制衡”,成爲當今世界各國生存與發展的條件和競逐目標。
文章認爲,一個世界、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或一個企業一樣,都需要穩定的治理結構,都需要均衡和諧的發展,一旦均衡點打破,導致結構的失衡或坍塌,必將導致劇烈的局勢動蕩,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當今世界的大國、强國是否應多些檢討與弱國、小國的相處之道?如果“和平發展、互利共贏”仍是這個世界的普世價值,那麽列强們是否應更多些思考,怎樣重建世界的穩定和諧,而非一貫的軍事打壓和武力制約,讓這個世界充滿戰爭的隱憂。試問,如果伊朗的九彈試射,是否已構成對區域的威脅?那麽,美國延伸五洲的軍事力量和幾乎覆蓋全球的核武威懾,又算不算是對全球和平與安全的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