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記者 高菲分析報道)台灣“行政院”17日宣佈,明年起開放大陸學生到台灣就學。值此之際,媒體報道,台灣今年大學錄取率預估可能衝破100%,“零分上大學”的現象引發社會譁然,也引起外界議論“開放大陸學生到台就學“的舉措對大陸學生吸引力有多大。
對台灣而言,開放大陸學生到台就學,一般台灣公立大學希望招收大陸的優秀學生,吸納人才,提高自身大學的競爭力;而台灣的技術學院和專科院校則希望招收大陸學生,以彌補台灣生源不足的現象。
大陸的高等教育學位僧多粥少,開放大陸學生到台就學在大陸絕對有市場。據悉,2008年大陸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1050萬人報名參加,共安排招生計劃599萬名,意味著有451萬人要自謀出路。此外,台灣高校學費不高,也是學生考慮選擇赴台就學的因素。
雖然台“教育部”未公佈詳細的收生辦法細節和收費,但目前台灣的大學收費比大陸不算高很多,更比香港便宜。據台“教育部”近日公布新學年各校學雜費(見上圖),公立大學最高收費每學期近4萬(新台幣,下同),一年學費大約8萬(約2萬人民幣),最低的一年學費4萬(約1萬人民幣);私立最高收費每學期近7萬3千,最低4萬左右;而香港方面,以港大為例,2009至2010年度非本地生入讀港大本科生課程,需付學費每年港幣10萬元,其他大學的收費也不會相差太遠;再對比到美國、英國留學一年十幾、二十幾萬的高消費,台灣無疑更具吸引力。
不過,陸生是否願意到台灣留學,還得要考慮教育的品質問題。最近在台灣“零分上大學”的新聞的確引發對大學教育品質的憂慮,大家認知是文憑和鈔票一樣,印多了就會貶值,可能會讓大陸學生卻步。造成“零分上大學”現象是過去廣設大學是一項錯誤的政策,少子化情況嚴重,造成今日大學供過於求的現象,當然也暴露出台灣的高中教育乃至初中教育的品質管制出了問題。
但是,也不能一桿子打死一船人,像台大、政大、清華等大學皆有口碑,門檻還是很高,在台學生都爭崩頭,對優秀的大陸學生而言不是沒有吸引力。“有競爭才有進步”,招收陸生可促進台灣教育改革,提升其競爭力,正如馬英九上任前曾強調的,“兩岸年輕人在人生比較早的階段,有機會相互認識、相互激勵。”
另外,馬英九上任前已強調將認可大陸學歷,而台“行政院”17日已對外宣佈,(2009年)明年就開放大陸學歷,因此承認大陸學歷是勢在必行的。
雖然馬政府積極從政治、經濟及教育層面推進兩岸開放,但島內有媒體對大陸學生登台頗有疑慮。《自由時報》22日刊登一讀者文章稱,陸生父母沒交稅,佔有台灣的教育經費不公平正義;大陸優秀學生會和本地學生搶奪獎助學金,導致本地學生要靠打工賺取學費,更嚴重者會沒錢交學費被迫休學;如果大陸學生跑來讀那種十八分(甚至零分)的大學,將會成為養活這些爛校爛系的不良政策,徒增台灣財政困難。
這種言論似是而非,和謝長廷在三月大選時妖魔化大陸遊客如出一轍,謝長廷當時說陸客來台,會讓“查甫找嘸工(男人找不到工作)、查某找嘸尪(女人找不到老公),囝仔(與兒子面會)要到黑龍江”。香港也招收大陸學生就讀大學本科,來港的大陸學生普遍都很優秀,很多是拿獎金來港就讀的,也不見得害香港學生沒錢交學費,要休學?
對於招收大陸的好學生,台灣不妨可參考香港的作法。香港各大學自行對大陸招生,但大陸學生比例有上限。台灣大專院校招收大陸學生以什麼為依據,具體招生作法及收費細則,本地大學可依實際情況自己擬定。
從現實層面看,開放大陸學生到台就學,可讓兩岸四地學生共同享有台灣充裕的教學資源與優秀師資;從長遠來看,有利於兩岸青年互相認識了解,互相交流,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兩岸於7月4日實現首航,17日鬆綁大陸投資上限,在開放兩岸的步伐已遲了好幾年,開放大陸學生到台就學“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