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黨和國家領導人華國鋒因病醫治無效,於2008年8月20日12時50分在北京逝世,於今日遺體火化。官方新華社稱之為“無產階級革命家”,高度評價其一生,并特別贊美其“黨性原則強,自覺維護團結,顧全大局”。
報道稱,華國鋒1921年2月16日出生於山西省交城縣一個制革工人家庭,原名蘇鑄,因革命工作需要,改名為華國鋒。1938年6月參加山西犧盟會交城抗日游擊隊,從此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2月,他受組織委派回家鄉交城縣開展工作,組織抗日武裝,堅持敵後抗戰。
在毛澤東家鄉工作多年
抗日戰爭勝利後,華國鋒歷任中共交城縣委書記,晉綏八地委組織部副部長,陽曲縣委書記。1949年初,華國鋒任晉中南下支隊一地委宣傳部部長隨軍南下,同年2月至1956年3月一直在毛澤東的故鄉湖南省湘潭一帶工作,歷任湘陰縣委書記、湘潭縣委書記、湘潭地委副書記、專員、地委書記。1958年7月,華國鋒當選為湖南省副省長,主管農村工作。翌年9月,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處書記。
“文化大革命”初期,華國鋒受到衝擊并被批鬥,但很快獲擢拔入“文革”後的領導班子,出任湖南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主任,省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組長。1969年4月,在黨的九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70年11月,當選為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并任省軍區第一政治委員、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華國鋒在湖南工作20餘年,致力於新湖南建設,被毛澤東評價為“講老實話,是老實人”。他重視經濟建設,關心群衆生活,主持興修了洞庭湖排澇、韶山灌區等大型水利工程,致力於發展煤炭、鋼鐵等基礎工業,積極支持發展地方工業,支持發展雜交水稻,對湖南的工農業生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間,他為維護全省的穩定和維持生產秩序做了大量工作。
毛提攜華國鋒任總理
1971年1月,華國鋒調國務院工作,之後列席中央政治局會議。“九一三”事件中,他參與處理林彪集團問題的工作,同年10月,兼任廣州軍區政治委員、軍區黨委書記。1973年8月,在黨的十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協助周恩來主抓農業工作,使全國糧食生產保持比較穩定的增長。他還在進口成套化纖化肥技術設備,輸油輸氣管道建設,保證市場供應和物價穩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75年1月,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公安部部長,同年2月,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被確定為常務副總理之一。周恩來逝世後,在毛澤東提議下,中央政治局1976年2月通過華國鋒為國務院代總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同年4月,根據毛澤東提議,中央政治局通過華國鋒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在黨和國家的幾位主要領導人相繼逝世後,華國鋒同“四人幫”篡黨奪權的陰謀活動進行了堅決鬥爭,同年10月,他和葉劍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斷然措施,一舉粉碎“四人幫”,挽救了黨,挽救了社會主義事業,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官方新華社評價稱,“華國鋒同志在粉碎‘四人幫’這場關系黨和國家命運的鬥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黨和人民不會忘記他作出的重要貢獻。”
退下高位後遵紀自律
粉碎“四人幫”後,華國鋒擔任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和國務院總理等職務。在此期間,他先後主持了黨的十屆三中全會、十一大、十一屆三中全會等重要會議,在領導揭批“四人幫”和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1980年9月,華國鋒不再兼任國務院總理職務。1981年6月,在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上,他辭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職務。官方新華社稱:“華國鋒同志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後,仍關心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關心人民群衆的生產生活,注意調查研究,遵守黨的紀律,嚴格要求自己。他擁護黨中央的領導,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充滿信心。”
對於華國鋒70年的革命生涯,官方新華社評價其“始終以黨的事業為重,為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他黨性原則強,自覺維護團結,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光明磊落,作風正派。他勤於學習,重視調查研究,工作深入細致,善於總結經驗。他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遵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兢兢業業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工作。他作風民主,善於傾聽不同意見,集思廣益,注意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他為人寬厚,平易近人,關心同志,愛護幹部。他謙虛謹慎,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生活儉樸,對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嚴格要求,始終保持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來源:大公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