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三中全會今召開 深化改革仍從農村出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09 09:35:49  


今日揭幕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將令三農工作為重中之重成為全民共識。圖為新疆果農收穫蘋果。
  中評社北京10月9日電/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於今日起召開。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從已經透露出的信息來看,本次會議將在糧食問題、土地管理制度、農村金融體系、城鄉一體化建設等多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此次全會之所以值得人們期待,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今年正值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實行了改革開放,由此開啓了中國歷史的新時代。而這場改革,正發軔於農村的聯產承包制。

  此後,從農村到城市,從大包幹到國企股份制改造,中國的改革開放一步步推進,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增長,為中國進一步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了雄厚的物質和制度基礎。因此,十七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定為農村的改革發展,既是對過去改革的呼應,也是農村改革的再出發。

  應該看到,本次全會是在國際經濟環境風雲動蕩、國內出現大的自然災害以及經濟遭遇很大困難的形勢下召開的。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動蕩,是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它必然對已全面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中國帶來比較大的影響。而國內經濟經過30年的高速增長,如今也面臨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難題。面對經濟波動、投資下滑、外需下降以及內需仍未提振等當前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經濟和社會如何發展,宏觀調控如何調整,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在這樣的雙重背景下,中國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其目標是實現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以及人和自然的協調發展。而從中國當前的情況來看,突破口之一仍在農村。農村改革仍是中國改革的關鍵環節,農業與農村的發展仍是中國發展的戰略基礎,也是中國從容應對國際經濟波動的基礎。

  以內需為例,擴大內需是中國今後發展的一個戰略問題,因為內需不足,長期以來,我們不得不把經濟增長的基點放在政府投資尤其是出口上,這既透支了中國寶貴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造成中國經濟增長的不可持續,也使得經濟發展受制於外部環境。

  今年以來,外需的銳減就對中國的出口、中小企業、就業,乃至股市和通脹都產生了很大影響。而內需不足又主要是占人口多數的農民收入較低,消費能力不足所致。所以,要解決長期困擾中國發展的內需問題,必須首先提高農民的收入,使他們有能力消費。毋庸諱言,改革開放以來,盡管中國的成就舉世矚目,但城鄉差距卻是越拉越大。

  目前,農村發展最突出的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農村的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二是農民收入水平明顯偏低,增收難度明顯偏大,農民相對貧困在加速;三是農村勞動力嚴重過剩。要解決上述問題,農村的二次改革就必須在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完善農產品市場、投入品和要素市場,建立農民增收機制,以及開通城鄉、打破二元結構等方面下工夫。

  其中,改革的突破口又在於土地、戶口和金融,特別是土地制度改革至為關鍵。正如有學者曾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的,現有的土地制度是典型的城鄉二元結構,城市土地可以對價取得貸款,農村土地就不行,這使得農民的土地、房屋等財產不能交易,不能形成資產,從而農民也就無法擴大再生產,只能維持小農經濟模式。

  解決的辦法,是須在穩定土地承包的基礎上,使農民獲得可以自己支配、處置的資產和房產,農民才有參加市場經濟競爭的資本和立足之地,也才能把多餘的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顯然,耕地的集中和流轉,是中國農業擺脫小農經濟的束縛,進行集約經營的前提條件。

  同時,還必須廢除城鄉二元體制,真正做到農民和市民同工同酬,享受同等權利。只有這樣,城鄉收入差距方能得以縮小,農民收入提高了,擴大內需也才有保障。

  “三農”問題牽涉到中國的發展大局。不提高占全國人口2/3的農民的經濟文化生活水平、教育科技水平及參政議政能力,就根本談不上國家的現代化、民主化建設。解決“三農”問題也是解決其他影響中國長遠發展問題的前提。

  當然,中國的深化改革不僅僅包括農村的改革發展,它還有更豐富的內容,有著深層次意義上的攻堅任務。包括行政體制改革、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以及金融體制的深化改革等命題,都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對象。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