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統計局報告說,改革開放30年國民經濟邁上大臺階,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了由弱到強的舉世矚目的巨大轉變。 |
中評社香港10月27日電/國家統計局27日公佈的報告顯示,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份額已從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6.0%。
新華社報道,國家統計局報告說,改革開放30年國民經濟邁上大臺階,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了由弱到強的舉世矚目的巨大轉變。
統計顯示,1979年至200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實際增長9.8%,不僅明顯高於1963年至1978年年均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年均3.0%的速度。與日本經濟起飛階段GDP年均增長9.2%和韓國經濟起飛階段年均8.5%不相上下。
報告指出,中國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差距縮小。30年來,中國GDP居世界的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4位,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中國2007年GDP為32801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23.7%、日本的74.9%、德國的99.5%,分別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個百分點。
“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中國已經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國家統計局報告說,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
報告同時指出,要清醒地認識面臨的諸多問題: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結構矛盾和粗放型發展方式尚未根本改變,農業基礎仍比較薄弱,城鄉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還有相當數量,面臨的國際形勢日趨複雜多變。
中國貿易進出口總額佔世界7.7%
國家統計局的報告顯示,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居世界位次已由1978年的第29位躍升到2007年的第3位,佔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7%。
報告指出,改革開放前,中國基本上處在封閉半封閉狀態,對外貿易規模較小,1978年,進出口總額只有200多億美元,利用外資基本是空白。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對外經濟逐步實現大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由弱變強、空前提高的30年。
統計顯示,2007年進出口總額21737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104.3倍,年均增長17.4%。其中,出口增長18.1%,進口增長16.7%。外貿對經濟的貢獻也不斷提高。進出口貿易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9.7%提高到2007年的66.8%,提高57.1個百分點。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對外貿易大國。
報告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對外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工業製成品出口占出口總額比重由1980年的49.7%上升到2007年的94.9%。以食品、農副產品等為主的初級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由1980年的50.3%下降到2007年的5.1%。與此同時,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快速增長,而初級產品進口額佔比下降。
同時,中國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1979年至2007年,中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7602億美元,平均每年262億美元,2002年以來利用外資一直居於世界前三位。對外投資從無到有,發展迅速。2003年到2007年,對外直接投資額(非金融部分)分別為29億美元、55億美元、123億美元、176億美元和187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