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溫氏療法”中,以人為本是最重要的一副藥劑。 |
中評社香港12月30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刊載特稿指出,從年初的南方冰雪,到五月的汶川地震,今年的一系列大事,真切驗證了溫家寶在二○○三年初次當選總理時的那句感慨“中國的總理不好當”。而如今愈演愈烈的經濟危機,則對本屆內閣的元年,提出了更大更難的考驗。
幾十天來,國務院會議接連不斷。“國十條”及四萬億的經濟刺激方案之後,金融、房地產、紡織、穩定出口、擴大消費、工業產業振興等專題會議及應對方案,一一出台。其力度、密度,力度之大,均可謂空前。為解救經濟寒冬中的中國經濟,平民總理的“溫氏療法”正在逐步顯現出其異於以往的獨特之處。
上世紀末期,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中國也曾有過一個經濟改革的高峰期,包括為提高國有企業的效益和利潤,實行減員增效,下崗分流,造就了超過千萬的下崗工人群體;並且推動了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的系列市場化改革。如有些評論所指出的那樣,一些政策措施更多的是站在利潤最大化的角度,卻忽視了以人為本,將發展中的包袱甩給了社會和老百姓,部分領域的過度市場化,政府沒有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而在本輪應對經濟危機的過程中,溫家寶風塵僕僕的腳步遍及廣東、重慶、北京的工廠、學校、鄉村、社區,疾呼企業輕易不裁員,並且決定央企努力不裁員,正如他所言,“政府最擔心兩件事情,都跟就業有關,其一是農民工返鄉問題,其二是大學生就業問題。”同時,政府也將越來越多的財政預算撥付到民生領域,主動肩負起在社保、醫療、衛生方面的更大更重的責任。在推動房地產復甦、落實金融政策、刺激消費等方面,也都向改善民生上傾斜。
在“溫氏療法”中,以人為本是最重要的一副藥劑,並且也很可能將是最有效的一副藥劑。這位出身草根階層的中國總理,始終踐行著他“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的處事風格。
同時,還應看到,“溫氏療法”並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權宜之計,而是在醫治眼前危機的同時加大對多年累積的疑難雜症的整治,努力化“危”為“機”。醞釀多年的增值稅轉型改革、燃油稅費改革終於邁出關鍵一步,醫療改革經過徵求意見,出台時機越來越近,社保體制改革也都穩步推進。擴內需、保增長的艱巨任務並沒有延緩改革的步伐。除了將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壓力轉變為動力之外,對中國未來的前瞻性戰略判斷,也是堅定改革決心的重要原因。
在改革方案的出台過程中,也貫徹了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的原則。相比於下猛藥、休克療法等施政方式,“溫氏療法”為提振經濟所開出的這味“中藥”是溫和的。雖然其療效不一定來得很快,但民眾希望它能藉機根治一些困擾中國多年的頑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