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月3日電/馬英九去年十一、十二月接連以署名專文投書歐美報社,說明兩岸外交政策,近來遭人眼尖發現,都是“一稿多投”。據台灣蘋果日報報道,因馬專文非給特定媒體“獨家”,洽登過程碰了不少軟釘子,雖獲美國《華盛頓時報》、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等約二十家媒體刊登,但《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大報一概拒登。
對此做法,“總統府”昨推說是“新聞局”的策略,“新聞局”解釋,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來台後,府方盼修補媒體關係,暫停每半個月外國媒體專訪,為求加乘效果,才包裝“總統”專文“代打”。
對此,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昨表示,政府應更細膩,多花心思,同樣立場可透過不同文字表達,否則對外媒不尊重,效果打折扣,對台灣形象也是一種傷害。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也質疑,“總統府”是否將此當成一般信函,而非論述性文章處理,“一稿多投有違寫稿倫理。”
“新聞局國際處長”彭滂沱昨說,馬英九上任後向外媒投書是第一次,因不花錢,多由外館新聞官“拉關係”練兵,才會一稿多投,國際宣傳上“大小通吃,來者不拒”,做法並無不妥。
“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表示,專文由幕僚代筆,讓馬過目修改後交給“新聞局”處理,至於投書給哪些外媒,“‘總統府’完全尊重駐外人員判斷。”
據了解,馬英九投書外媒發想是去年九月“新聞局”比利時處提案,建請馬投書到某國際人權組織電子專刊,“新聞局”認為應同步展開國際宣傳,經與府方溝通決定投到英美日德法這五個傳統文宣戰略國與他國,促成首次以馬英九高度說明台灣外交及兩岸政策的文宣戰。
官員表示,通常“總統”專文短則一個半月,多則兩到三個月會發酵,“新聞局”會驗收五十五個駐外單位的努力,屆時再看刊登成效及測試國際能見度。
馬英九專文一稿多投國際媒體:
2008/11/19 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
2008/12/12 美國《華盛頓時報》
2008/12/20 泰國英文報《民族報》
2008/12/31 美國羅德島州第一大報《普羅維登斯紀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