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2月2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發表台灣退休外交官陸以正的文章,分析奧巴馬是否有扭轉乾坤之望。
美國第四十四任總統奧巴馬,上任才兩星期。此時就來檢討他的治績,似乎有點不近人情。但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從英國到肯亞,從冰島到印度,舉世都有朝不保夕的危機感。正如他所說:“世界仍需要美國。美國也仍足以影響世界。”讓我們檢視一下他兩周來的作為,看是否有扭轉乾坤之望。
進入白宮一樓那間橢圓形的總統辦公室的第一天,他宣布了兩項指示:第一是關閉在古巴關達那摩基地的俘虜營,因為美國情治單位利用該營不在本土的事實,在審訊蓋達和其他恐怖分子時,經常使用各種不人道的手段,有違美國的立國精神。他命令該營須於一年內關閉。
第二是訓令所有政府機關不得雇用兩年內曾經向它遊說的人擔任任何職務。依照“遊說登記法”,凡收費代工商企業遊說國會,希冀通過有利於該業的法律者,須按期申報一切活動及所有支出。如代表外國企業或政府,須另依“外國代理人登記法向司法部登記。但日久玩生,常有遊說者搖身一變進機關工作,造成旋轉門現象。奧巴馬做參議員時,一定受過這類人的騷擾。
同一天,他也下令凍結白宮高級人員年薪在十萬美元以上者的薪給,表示在當前經濟困難時刻,應與人民同甘共苦。雖然是小事,相形之下,台灣不少政府機關與“國營”事業單位所發的年終獎金,有高達五個月薪俸的,應該自覺慚愧。
前列幾樁都是順應民意,容易討好的動作。對於壁壘分明,正反兩面旗鼓相當的難題,就難免幫了阿嬤,激怒阿公。奧巴馬廿二日簽署了一道命令,取消所謂“墨西哥城政策(Mexico City policy)”。此詞的來源是廿四年前里根總統執政時,禁止醫院診所為婦女人工墮胎,結果要打胎的婦女都跑去鄰近的墨西哥首都,做人工流產手術。事前奧巴馬不知是否了解:他會因此惹火信奉天主教的“愛護生命(for life)”婦女團體,激起保守派的反對聲浪。
美國總統本來就是天下最苦的差使,上台演講時雖然頭頭是道,面對實際情勢就常左右為難。奧巴馬面臨一大堆問題,外交與軍事部分尤其迫切。上任第一天,他就親自打電話給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三國的總統、和約旦國王;並任命前參院共和黨領袖米契爾(George Mitchell)為中東特使,前駐聯合國大使郝爾布魯克(Richard Holbrooke)為總統特別代表,巡迴中東各國。外人看來,這兩位的職銜與工作似有重疊之處,不知道他們將怎樣分工合作。
就職第三天,他在白宮召見軍事將領,專談伊拉克與阿富汗局勢。在場有中東美軍總司令David H. Petraeus、伊拉克美軍統帥Ray Odierno、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海軍上將Mike Mullen,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瓊斯將軍等。即將卸任的美駐伊拉克大使Ryan C. Crocker也在座。奧巴馬競選的主軸就是從伊拉克撤軍,如何兌現諾言,必須有個交代。其實布什總統原已決定今年六月底前,會撤回伊境所有作戰部隊,不勞奧巴馬費心。
無論誰做總統,真正的難題不在國外,而在如何振興國內經濟。奧巴馬的對策不外再大把砸錢。除布什時代已通過的七千億美元外,他又追加八千一百億美元。一月廿八日,眾議院以244對188票通過,也就是說民主黨全票支持,而共和黨議員全體反對。雖然通過了,但預算案還須參議院同意。白宮與參院兩黨領袖會商,後者的計畫還要龐大,預計上看九千億美元。反正是寅吃卯糧,債留子孫,先度過當前危機再說。布什總統應付金融海嘯的辦法,他依樣畫葫蘆,照單全收。
他做事認真,不肯譁眾取寵。許多國家領袖趕去瑞士達沃斯(Davos)參加世界經濟論壇時,他放棄和胡錦濤與各國元首見面的機會,寧願留在華府,處理國務。
就因為這種性格,贏得人民讚賞。布什下台前夕,百分之六十一的民眾認為他政績太糟糕。而依照《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和蓋洛普機構上周最新的民意調查,贊同奧巴馬上任後一切措施的比例,高達百分之六十八。
你可以說奧巴馬只是換湯不換藥,也可形容為新瓶裝舊酒,這就是政治,舉世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