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國華在這次經濟危機中深深感受到:昆山離世界很近。中評社記者攝 |
中評社昆山4月8日電(記者 黃曉南)全球金融海嘯,似乎無人能夠倖免。但有哪一個地方,關停的企業不足總數的0.1%、遠低於新設立企業的數量,而且經濟仍維持雙位數的增長。這就是大陸台商最密集的地方、有“小台北”之稱的江蘇省昆山市。
昆山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縣級市,GDP總量甚至超過西部的一些省區,20年來,吸引大批台商前來落戶,現在台灣各大龍頭電子製造商都有在此設廠。有一句說話最能說明昆山的電子業實力:“全球每10臺出廠的筆記本電腦,就有超過5臺是在昆山製造。”
然而,金融海嘯引致全球貿易大跌,對倚重出口的經濟體打擊尤深,連台灣本土龍頭台積電等亦叫苦連天,相繼暫停部分生產線、實施無薪假期等,為什麼同是主力生產電子產品、倚重出口的“小台北”昆山,卻可以倖免於難?昆山市委書記張國華7日接受本社記者等香港媒體訪問時,解答了這一個疑惑。
張國華坦言,在這次危機中,深深感受到昆山離世界很近、離金融海嘯的震央很近,但與很多人不同的是,他是早在去年4月就有這種感受,因為當時昆山的經濟增長突然由40%的水平降到20%;在8月的時候,增幅更是跌到個位數;在11月,則是第一次在出口總量錄得負增長。
但張國華指出,自去年底以來,經濟取得較好的回復態勢,一些指標如用電量和訂單等都回復得比較好,出口總量已恢復正常,大部分的經濟數據都保持雙位數字的增長。而更為更耀眼的數字,則出現在老百姓的收入方面,在金融海嘯底下,去年昆山的城市人均收入仍錄得13%增幅,農村人均收入增幅更達到14%。
正在昆山訪問的一批香港記者笑言,根據市政府提供的數據,昆山簡直是金融海嘯中的“奇葩”、是舉世滔滔中的“一片淨土”。記者們疑惑,昆山是憑什麼創造這個“奇蹟”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