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晚:走向務實的兩岸協商 浮現“進步”意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18 15:45:29  


  中評社台北4月18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社論指出,三位海協會副會長跟多位大陸官員,昨天齊來台北,為江陳會進行預備性磋商。今天一整天,他們將分成四組,就定期航班、金融合作、陸資來台、共同打擊犯罪這四個議題協商。這一景象看似平常,但對照往昔,就能浮凸出一個意義來。什麼意義呢?就是,兩岸終於走上了實質協商的時代,協商的步履漸趨穩固而堅定。

  社論說,台北做為兩岸協商的地點,十幾年前就曾有過,次數並不多。比對這為數不多的幾次經驗,就可以見出今昔之不同。過去,協商是一種象徵與形式,協商前的握手,主談人語言中的機鋒,會前會後發的新聞稿,都可能比協商本身更重要。

  當時協商經常破裂,但協商成敗不是雙方關切的重心,重心是各自把理念傳達出去。對岸要和平統一,台灣要對等分治,整個協商過程因各自表述而顯得喧囂。那時協商的議題層次不高,卻總無法達成共識,因為它只是一種媒介,只是拿來宣揚理念的工具。當然,協商也就像戲劇的過場,一條長桌子,兩邊各坐著一排人,用表情或肢體動作,展示立場。

  今昔對照,兩岸關係“進步”的意義就浮現了。如今的協商,可以同時進行著四組不同的重大議題,而上桌的人雖然可能壓根沒碰過兩岸談判,但多是熟稔業務的主管官員。他們不夸夸其言,重視實效,直到談成前的過程都很低調。換言之,協商機制終於回歸到協商本身,真正是為了談成協議而務實地協商。

  可惜,台灣社會還沒能注意並體會這層“進步”意義。去年台北的江陳會談,竟爆發了慘烈的包圍陳雲林的流血抗爭事件。有人似乎不惜一切代價,就是要摧毀這個協商機制。他們忘了,摧毀這個機制,就沒有機制了。兩岸定期航班還是要飛,共同打擊犯罪還是要做,有協商不是比沒有協商要好太多了嗎?

  社論說,兩岸協商的“一軌”,是值得好好維護的對話平台,這個平台於保護台灣民眾的福祉有利,應超越於統獨意識之上。如果肯定了這層意義,我們應該欣慰,去年那樣的暴力流血事件之後,海協會成員仍堅定地造訪台北協商。藍綠無論誰執政,都不應該也不可能拒絕與北京對話,有此理解,今日協商的務實態度就顯得更加可貴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