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社台北論壇:開拓港台新關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09-04-21 09:27:34


論壇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行
與會者合影,左起:羅祥喜、盛治仁、陳淞山、蔡練生、張五岳、鄭安國、邵宗海、李彭廣。
  中評社台北4月21日電(記者 鄒巧韻)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月刊、中華港澳之友協會邀請台港專家學者,昨天下午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辦“兩岸關係新格局下台港關係的機遇與挑戰”論壇。

  論壇由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中華港澳之友協會秘書長張五岳主持;評論員有前“陸委會”副主委鄭安國,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邵宗海,推動兩岸及台港“城市論壇”的台北市政府研考會主委盛治仁,“考試院”保訓會委員陳淞山,“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香港智經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李彭廣。

  鄭安國说,希望台港關係能隨著兩岸關係之改善,逐步走向正常化,港台間有更直接的溝通管道及有效的解決機制,進而香港在台灣設立官方機構。郑安国说,台港各有不同的優勢,香港的服務業、金融業、城市治理與法治都是值得台灣學習的地方;而台灣的科技研究、工業發展經驗,也可供香港參考。若由官方推動,回歸到正常化、自由化、開放的機制來推動台港間的關係,運用各自的長處優勢,對雙方都有好處,也只有这样才走得長遠。

  邵宗海表示,希望台港之間的政治關係能有幾點突破:一、香港主管台灣事務的政府機構,不能只是被動地接待台灣訪客,而要主動出擊地邀訪。二、香港已經回歸12年,是個全面檢討港台關係的時刻。三、台灣駐港機構成員,可否被允许可正式前往港府官署去拜訪,也就是制度化与正式化。邵教授也強調,應該讓台灣與香港居民,對彼此建立起正確的圖騰與真正的文化面貌,在陸客來台處理上,建議北京促成“台、港、澳”一次旅遊的包裹行程。

  蔡練生表示,香港長期以來扮演著兩岸人員、貨物及資金進出大陸的關鍵角色,但隨著兩岸關係解凍,香港橋梁特色日漸淡化,並對其經貿產生衝擊。所以如何改善台港關係並尋求兩地合作的利基,是香港政府應當密切注意的問題;若兩岸官方合作先行,帶動民間業界交流,合作空間才會擴大。

  陳淞山表示,台港关系应在城市首长互访的同时,再开放财经首长的交流与互访;香港政府應該在“胡六點”的精神下,更積極推動與民進黨的正常往來、交流关系。大陸也可藉此進一步瞭解民進黨菁英思維。對台灣來說,香港與大陸之間的發展經驗,不論好壞都值得台灣借鏡;掌握其中優缺點,分析利弊得失,台灣再修正與調整。

  盛治仁指出,以前港澳是兩岸重要的連接點,現在兩岸交流全面性發展後,港澳重要性逐年下降;過去港台特色相近、雙方對彼此政治的熟悉度、文化藝術影視交流程度都相當高,香港自由化、國際化程度、環境保護等,都是台灣須學習的地方。

  李彭廣認為,香港與台灣間經貿往來正朝向正面和全面發展,如何在兩岸新格局之下開拓港台關係,是一個新課題。除了中轉貿易,港台在財經業務、專業服務和文化旅遊等方面都可以加強交流合作;跳出港台兩地局限、連結珠三角或華南區域發展,相信港台的交往會更為密切。

  張五岳總結說,在兩岸軍事對抗階段,香港是重要緩衝地;在兩岸民間經貿交流階段,香港是重要仲介地;在現今兩岸三通雙向交流階段,香港的角色須重新定位。除了經貿外,政治層面上也可為兩岸的國際空間、領導人會晤等和平議題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如果兩岸三地能優勢互補,則可創造出三贏局面。

  中評社副總編輯兼《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羅祥喜等亦參加論壇。 

  論壇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行。論壇整理稿全文將在《中國評論》月刊和中國評論新聞網刊發。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