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應培養學生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 |
中評社香港4月28日電(記者 岑嵐編譯報道)還有一個多月,中國內地數千萬學子將參加高考,儘管有人對高教體制諸多針砭甚至將就讀大學形容為“讀了後悔四年、不讀後悔一輩子”,大學教育仍是成功進入社會的踏腳石。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有學者呼籲改革大學教育,提出人們數十年來一向習以為常的大學教育正步向末路,徹底改革迫在眉睫。
紐約時報今天刊文,題為“我們所熟悉的大學走向末路”,指出美國的研究生教育宛如高等教育的“底特律”,大多數美國研究生計劃教育出來的“產品”沒有市場,其技能亦沒有什麼地方需要,然卻費用不菲。時下的經濟不景雖然令這種狀況有所緩解,但是研究生體制危機已經存在了數十載。
文章認為,大量“產出”辛辛學子的大學教育模式導致分科愈來愈細、愈來愈專,而這正亟需整合協作的部分。隨著系科不斷細分,研究範疇愈來愈多但各自研究的內容愈來愈窄。學術研究常常與真正重要的問題無關。這種狹隘的學術分科也鼓勵將教育體系發展成為自身“複製”的過程。學院的教師培育出想法與觀念與該學院一致的學生,並與其競爭有限的教授職位。
見不得人的秘密是,若非有不需支薪的畢業生在實驗室幫忙和助理教務,大學就沒法進行研究和指導不斷增加的大學生。這也是鼓勵學生報讀博士研究計劃的主要原因之一。換句話說,年輕人報讀研究學位,勤勉工作為求謀生,僅僅出於對謀得教職的虛幻企盼。
學院和大學另一個不易改革的因素是他們自我監管的體制。儘管董事和行政部門理論上有監督之責,但系院實際上獨立運作。
文章指出,若美國高等教育要在二十一世紀有長足發展的話,學院和大學必須如同華爾街和底特律那樣,加強監管並徹底重整。為使高等教育更加敏銳、適應時代和創新,應該在以下六個方面加以改革。
第一,改革課程。先著手重整研究生課程然後儘快改革大學生課程。時下的分散的各個系科已經過時,必須代之以課程網絡,負責任的教育應該是跨學科和跨文化的。
第二,取消永久的系科設置,代之以針對問題的研究計劃。這種不斷演進的計劃,應每七年進行一次評估,或取消或保留又或徹底改革。
第三,增加研究所之間的合作。研究所不需要什麼都做,科技令其間的合作成為可能。
第四,改革傳統的學位論文制度。應當鼓勵學生發展分析能力,以其他方式製作出畢業作品。
第五,擴大研究生的專業選擇自由。大學應培養學生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
第六,實行強迫退休制度、廢除任期制。任期制應被七年合同取代,它如同系科本身一樣,可被終結或延續。這種制度將獎勵優秀研究人員和教師,並且引進新人、新技能和新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