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克文(左)與陸克雷。 |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中澳關係陷入困境,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的哥哥陸克雷給出建議說,兩國都要更了解彼此的體制、文化和習俗,並用溫和方式化解彼此分歧。
《東方早報》報道,作為常駐北京的商人,陸克雷25日為《澳大利亞人》報撰寫了名為“善意能帶來豐厚的收益”的長文。他通過個人的親身經歷闡述了自己對近來中澳摩擦的看法。
澳大利亞媒體評論說,與弟弟陸克文用流利中文表達仔細斟酌的信息不同,陸克雷用澳式幽默輕鬆傳達自己的觀點——陸克文的沉穩和深思熟慮象徵著“陰”,陸克雷的活躍與外向代表了“陽”。
中國需了解西方“口味”
文章開頭,陸克雷先是回憶起自己第一個女朋友的父親。這位老人在當地街區裡生活了三十年,熟悉一花一草一木。一旦有陌生人搬進來,就會引起老人的懷疑和警覺,最終所有新人都要在老人家的後院一起燒烤野餐,才能贏得當地人信任。
陸克雷話鋒一轉說,中國進入澳大利亞也讓澳大利亞人感到疑慮。所以,也應該通過後院的“觥籌交錯”,建起彼此的友誼和信任。他說,友誼和理解的建立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但不能因此就互相排斥。“因為這會豐富我們,也豐富中國。保護我們的孩子和國家。”
擁有豐富媒體和公關經驗的陸克雷解釋說,在某些方面,中國有時的表現顯得強硬,但這個龐大的國家要管理13億人口,理應如此。西方也有其虛偽的一面,用杜撰、公關、包裝等手段掩蓋某些事實。因此,他建議說,如果中國想要跟西方打交道,還要了解符合西方人“口味”的一些微妙政治手段。
他也提到了近來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他說,對西方媒體來說,“好消息就是壞新聞”,和諧並不能幫助報紙提高銷量或贏得尊重。而“跟所有小說一樣,總要出現一個壞人”。陸克雷據此認為,中國大可不必對澳大利亞媒體的報道感到不滿,因為現在不過是輪到中國被描述為“壞人”了。“每個國家都會輪到一次,並不是你被特殊對待了。”
拿力拓事件當公關教材
陸克雷在文中還談到了中國企業注資力拓一事。他說,在此事件中,中國要認識到市場經濟不是計劃經濟,是瞬息萬變的。在進行商業談判時,需要有第二、第三個備用方案,這正是中國所缺少的。而力拓和澳大利亞也沒能很好處理與中鋁的談判。他犀利地指出,“日後每一個公共關係課都應該以此為案例,了解如何更好的處理敏感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