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4日電/香港經濟日報今天社評說,元旦遊行最後演變為部分抗議人士衝突事件,當中“八十後”即八○年後出生的年輕人表現激進,惹起社會關注與憂慮。成長於富裕的新一代,追求熱情理想,加上互聯網的串連與推波助瀾,成為港府管治的新挑戰。
本港社會有趨向激進的苗頭,但不只是八十後年輕人,而是香港九七回歸已經過十二年,履行港人治港、當家作主下,自然孕育了爭取民權與利益的聲音,對施政與建制不滿且較極端的民眾,亦有了凝聚、行動的空間與土壤,社民連建立並取得足夠選票走進議會,就是明顯例子。
上一輩慣“搵食” “八十後”求理想
當然,最叫市民矚目的是八十後,不論是守護皇后碼頭,抑或上周五晚衝擊中聯辦,都以熱情的八十後為主幹。市民關注八十後尋求理想,亦擔心他們會愈走愈激。
社評說,有分析認為,八十後較激進,主要是社會流動減少,年輕人缺乏出路下,易對建制不滿,變得激進。
惟更可能的是,八十後生長於較富裕的環境,不像上一、兩輩孩童時已為生計掙扎,培養了追求經濟發展即“搵食”為主的思維,並成為香港社會主流;新一代更傾向追求個人或社會理想,要對認為不公義之事發聲。
八十後亦是互聯網的一代,互聯網成為他們的催化劑,讓思維接近的年輕人可輕易串連,且在相似思維間互相感染、強化,令較熱情的趨向更熱情、激進,進而相互推動採取具體行動,反映對建制的不滿、表達訴求。
社評指,香港社會主流思維仍是經濟發展,市民雖會諒解以至同情激情的八十後,但大部分民眾卻不會支持他們的激進行為,亦因而起碼在相當一段長時間內,激進並不會成為香港主流,故不會成為社會極大困擾。
然而,社會既已有滋生激情、激進的土壤,年輕人本性又趨於熱情、浪漫,故可預期,激進表達訴求將會在年輕人中一代傳一代,長期成為政府施政的頭痛問題。更由於八十後、新一代有與主流不同的追求與想法,並在互聯網下強化,港府甚難游說他們放棄激情行動,諮詢亦難收效,更遑論爭取他們支持,此令激進年輕人與建制間的矛盾不但很難化解,更將不時激化。
網上感染強化 建制難於吸納
社評最後說,港府如何處理、面對年輕人的激進舉動,令施政較順暢,雖似不可能的任務,惟亦必須了解年輕人心態的變化與要求,為困局找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