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31日電/中國政府代表團的三位重要官員,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商務部副部長易小准昨天專門走進央視財經頻道設立在達沃斯前方演播室“中國之家”,分別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們都表示,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面臨著非常多的困難和挑戰,世界應該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國。
記者:張副主任您好,我想請您談一談您這次瑞士之行歐洲之行以及達沃斯之行的感受,我們知道這兩年您也是多次出訪,國際上目前對中國的判斷也有很多有失偏頗的一地方,特別就是說出現一些捧殺的一些判斷。也就是說當然我們也想從好的這種角度去考慮也許是一個出於對中國不切實際的判斷。你們覺得我們應該如何來應對這些判斷?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我想就像你說的,中國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經濟總量躍居世界前位,在這種情況下呢,一些國家的政治家或者專家學者對中國還是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確實有不同的看法,這次訪問瑞士在和瑞士的政府高級在晚宴前交流,他就問我一個問題。說 “張先生你們中國政府真的認為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嗎”。
我說當然我們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他說我們不相信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說你們可能只看到了某些方面,比如中國的經濟總量,比如中國在一些像載人航天這些取得的成績,今天上午李克強副總理在和國際企業家座談的時候專門談到中國去年取得八點七的成績。但是大體算下來,中國的人均GDP只有約3600美元,排位在世界一百位之後,他還特意說他說這不是我們自己排的,是權威的國際組織排的。
我想再從另一組數據來驗證一下。就是這個3600美元的人均GDP大體上只相當於世界人均GDP8000美元的44%,這樣我想可能大家又從一個客觀數字的角度得出我們離世界平均的一半都不到。更不要說和發達國家人均四萬美元比。連它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我們也可以從中國的這種發展方式和科技水平來看,應該說我們這些年的發展比較主要的是靠投資出口的拉動。也靠大量地使用自然資源。環境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所以我們現在強調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中國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
如果從三次產業結構來看,不要說中國41.8%的第三產業結構比發達國家比低得多,比世界的平均水平還要低大約十個百分點。所以從這幾個不同的角度來看,應該說中國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確實還是一個十三億人口的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離我們實現2020年全面小康目標還要做出極大地努力。離我們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挑戰就更多,路就更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