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GPS定位衛星系統。(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4月3日電/中國網消息:按照目前計劃,美國空軍將於5月發射首顆新一代全球定位系統衛星(GPS IIF),這一發射預期已經比原GPS星座的現代化計劃推遲了五年之久。此前,美國政府的研究警告稱,日漸老化的GPS在軌衛星可能於今年開始失效。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一個全球性、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導航定位和時間傳遞系統,被稱作“人類在太空裡的眼睛”,哪個國家擁有這雙“眼睛”,就相當於掌握了太空戰制勝的“王牌”。為此,美國、俄羅斯、歐盟都不惜投入巨資建設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迄今為止,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數GPS功能最為完備。
GPS為軍事目的而開發,可“軍民兩用”
長期以來,判別敵我位置一直是世界各國軍隊迫切渴求的能力。隨著1957年蘇聯Sputnik-1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人類的眼光又投向了天際。1958年,美國海軍開始研製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1960年開始發射衛星並於1964年正式投入使用。儘管這個為核潛艇開發的定位系統具有諸多弊端,但對比傳統的定位方式而言已經是一場革命了。美國海軍對此不足提出了Timation計劃,試驗了星載原子鐘,Timation計劃為海軍艦艇尤其是核潛艇提供低動態的2維定位服務;同期美國空軍提出了621B計劃,使用偽隨機碼為基礎的測距原理,621B計劃為空軍提供高動態3維服務。1973年美國國防部將海空軍的方案合二為一,建立國防導航衛星系統,這是現有GPS正式的源頭。此後不久,國防導航衛星系統改名為Navstar,即授時和測距導航衛星或者說是全球定位系統,後來簡稱GPS。
GPS是美國為軍事目的而開發的,歷時20多年,耗資200多億美元建立起來的衛星導航系統。1983年,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建議GPS擴展到民用領域。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的全球定位系統大顯身手,為美軍實施精確轟炸立下了赫赫戰功,同時,這也刺激了它在商業領域的應用。1993年,美國正式向全球民間用戶免費開放其研發的全球定位系統,並承諾不會中斷服務,甚至外國軍隊都可以使用它。但為了防範“某些國家”利用該系統威脅美國,全球定位系統對外國只提供低精度的衛星導航信號。一旦發生威脅自身安全的軍事衝突,美國會馬上切斷衛星導航服務。此外,美國政府為了加強其在全球導航市場的競爭力,撤銷對GPS的SA干擾技術,標準定位服務定位精度雙頻工作時實際可提高到20米、授時精度提高到40納秒,以此抑制其他國家建立與其平行的系統,並提倡以GPS和美國政府的增強系統作為國際使用的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