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北京的環球時報評論說,這兩天,《紐約時報》連續刊發社論,指責中國人權、施壓人民幣匯率。不了解國際局勢的人多半會以為,當前中美兩國還在大打匯率、人權輿論戰呢,哪里會想到中美關係正在轉暖。其實,這恰恰是中美關係多元化、分層化、複雜化的縮影。
儘管兩周來,美國總統奧巴馬不止一次聲明要改善美中關係,但在利益混雜、黨派分化的美國,媒體輿論的聲音永遠不可能與政府保持絕對的一致。
只要細細觀察,就會發現,有不少美國媒體在為中美關係轉圜叫好,但那些給中美關係挑刺、抨擊中國、主張對華施壓的人也沒閑著。他們故意借這個機會來指責中國,希望自己的聲音能夠因此而放大。這些人的出發點不同,有的出於價值觀的分歧;有的背後是某些利益集團的推動;有的就是為了要跟政府唱對台戲,構成了複雜多元的“美國聲音”。它們可能無意與政府配合,卻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達到了配合的效果。
美國媒體發出不同聲音,原本是要向政府和國際社會傳遞其所代表群體的利益訴求,而政府恰恰可以在外交中,利用這種有別於政策口徑的論調,以“顧及本國社會中部分群體的利益”為由,增加在外交談判中的砝碼,創造必要的空間和回旋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