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環球時報刊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文木的文章說,從古代羅馬到當代美國,沒有一個國家的國力可以長期獨霸世界,更沒有一個大國的軍事力量可以長期獨控中亞。這條經驗告訴我們,地區性守成———這是俾斯麥在德國統一後始終堅持的外交原則,也應是中國未來外交遵循的基本策略。
全文如下:
自從一個半世紀前蘇伊士運河開通並由此貫通印度洋與地中海之後,印度洋北岸地區就成了大國地緣政治利益交匯最密集並飛蛾撲火般湧入的區域。歷史經驗表明,這一世界地緣政治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也是終結世界霸權的地區。幾年前,美國小布什重蹈德國威廉二世的老路,衝進中亞,自封為世界霸主,從歷史上看,這似乎還沒有成功的先例。
沒錯,大中亞是世界地緣政治體系的中心。著名地緣政治家麥金德認為,這裡也是世界地緣政治的軸心。從古代希臘的亞歷山大到蒙古帖木兒,再到蘇聯的勃列日涅夫,歷史上凡是造成世界性擴張的陸上帝國多發軔或結束於大中亞地區。誰占領了中亞,誰就控制了世界:古羅馬滅亡就與中亞民族遷移有關,而蒙古人征服歐亞大陸的關鍵是占據了作為世界地緣政治中心的大中亞地區。
所以,歐亞大陸結合區域的大中亞是世界地緣政治體系的關鍵地帶。除地理原因外,這一地區恰恰還是現代工業不可缺少的石油和天然氣儲藏量最豐富的地區。地緣政治與資源政治在大中亞地區的高度一致性,使中亞成了近現代世界性大國的必爭之地。
但是,看一下18世紀以來的西方列強在這一地區的爭奪史,就可以看到另一面。法國大革命時期,英法兩國矛盾尖銳。為了打敗英國,拿破侖不是直接進攻英國而是出兵埃及,並企圖最終占領印度並控制印度洋,目的是從英國的大後方擊敗英國。拿破侖深知對英國這樣的國家而言,從資本外圍地區打擊它比直接進攻其本土更能達到釜底抽薪的效果。但拿破侖在其海軍在地中海被英國納爾遜的艦隊打敗後不得不放棄這個計劃。拿破侖帝國之後,緊接著就是俄國跟英國的長達百年之久的“冷戰”。他們從歐洲爭霸開始,到阿富汗爭霸結束。德國的崛起後,英俄兩國必須妥協以應付新的多極化形勢,於1907年簽了關於阿富汗利益分割的協議,英俄長達百年的“冷戰”終於在中亞和平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蘇爭霸路線從大西洋和太平洋兩翼開始,最後也在中亞阿富汗結束。這是19世紀俄國與英國的爭霸路徑在更大範圍的重複。蘇聯解體後,美國借“九一一”事件再次揮師中亞並駐兵阿富汗,即使沒有遇到直接對手,九年下來美國已被拖得精疲力竭,其經濟於2008年經歷的大危機迄今未見轉機。
歷史表明,大國力量增殖於地區性守成,消釋於世界性擴張。而中亞在世界地緣體系中的軸心地位反使其往往成為大國爭霸的終結點。這是因為,當大國力量觸及中亞的時候,其國力透支性擴張也基本達到盡頭。
從古代羅馬到當代美國,沒有一個國家的國力可以長期獨霸世界,更沒有一個大國的軍事力量可以長期獨控中亞。這條經驗告訴我們,地區性守成———這是俾斯麥在德國統一後始終堅持的外交原則,也應是中國未來外交遵循的基本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