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3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2日社論說,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日前通過主席聲明指出:根據聯合國調查團發現,指出朝鮮應為天安艦事件負責,對此安理會表達深刻關切;但安理會也聽取相關成員的說法,其中朝鮮表示與該事件無關。
社論說,這是兩造並陳的鄉愿作法,並無任何積極意義。中國希望趕快翻過下一頁,就此打住;美國則視此為對朝鮮發出的警訊,美駐韓司令夏普則說,朝鮮還會挑釁,預言朝鮮還會是衝突來源。朝鮮則認定這是外交大勝利,也準備重返六方會談。
或謂這是美國和中國對天安艦事件達成的妥協;然而這僅是一種概括性的描述,明眼人一望即知,此一描述非僅距離事實真相甚遠,也忽略了其中的複雜情節,即天安艦出事以來各方的折衝過程。
美國基於敵我意識的貫徹,當然期待能夠直接指名朝鮮對此事負責,甚至不排除給予朝鮮制裁。若基於戰略利益考量,如何在東北亞維持既有的優勢且師出有名,通過對天安艦事件的譴責,非僅是一種必要,而且是擴大影響力的一種自我說服。
社論說,北京對朝鮮可謂仁盡義至。韓戰60周年才過,這一場戰爭打下來,非僅挽回了金正日父親金日成的政治生命,也讓前蘇聯免於和美國直接衝突。中國方面所承受的看似因“抗美援朝”取得了極大的聲勢,但中國人生命財產的總體損失,則難以估算,也嚴重干擾且滯後了國內經濟建設。正如史家所說:如果說西安事變救了共產黨,那麼韓戰可謂為國民黨政權解危,台海形成長期的對峙。
但朝鮮並不信任中國,近年從各方解密的史料可以看出:韓戰開打前毛澤東固在局外,人民志願軍入韓,金日成也未推誠,且處處留了一手,並無兄弟之邦的情分;但知無止境的要求提供特惠、特供。可謂矛盾遠大於團結。
社論說,天安艦事件北京看似支持朝鮮免於遭受譴責,究其實際,除了真相不明外,更重要的是北京要避免捲入天安艦事件背後可能存在的陷阱,而且正因真相不明,更充分說明極可能是一精心布置的陷阱,不論設局者為誰,又有誰借力使力。
或謂北京擔心朝鮮政局不穩,若出現崩潰之局,光是朝鮮的難民大量擁入,就不是北京所能承受,更無論朝鮮的核設施問題,且不論朝鮮有無投射條件,只要朝鮮在境內自行引爆都是周邊區域的災難。
北京想要拆除炸彈引信和美韓想要懲辦禍首在思維上就存在兩歧,也顯現出戰略利益的差異。美韓大有不惜一戰的態勢,但這場戰爭打下來,能夠像動外科手術般的摘除朝鮮領導層,還是會像決堤一般一發不可收拾?就中方利益而言,與其對朝鮮施壓加速朝鮮現政權的崩解,不若逼使朝鮮重返六方會談。
社論認為,北京當然也看到美國藉由天安艦事件要在東北亞擴大影響力的圖謀。為了向朝鮮施壓,設定非要在黃海海域演習一事,就北京而言,正是一石兩鳥,在戰略部署上更是對中方最近距離的直接鎖定。
如果說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擋住了對朝鮮的直接譴責,下一步如何擋住美韓海軍演習或降低演習規模,對北京而言,考驗還未上場。對美國而言,朝鮮既願在安理會發表聲明後表態願意返回六方會談,讓東北亞的不穩定局勢出現轉機,其實已收實效。
社論說,天安艦事件就聯合國安理會而言已告一個段落,但中美之間如何就東北亞的動盪 不安取得戰略共識則仍屬遙遠,且有愈走愈遠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