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與復轉軍人親切交談。 |
中評社北京8月2日電/“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重慶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聽取軍轉幹部和退役士兵安置情況匯報,並與復轉軍人代表座談。市委書記薄熙來講話,市委副書記張軒主持,市領導何事忠、馬正其、陳存根、梁冬春參加了會議。
“沒有什麼路比從軍更能磨練人的意志,沒有什麼學校比軍隊這個‘大熔爐’更能培養人”
會上,市人力社保局局長張季、市民政局局長劉濤分別匯報了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情況和退伍士兵安置情況,6位復轉軍人代表回顧了從部隊到地方的工作生活歷程。
重慶日報報道,近年來,我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克服困難,紮實工作,全面完成復轉軍人計劃安置任務,並通過技能培訓、政策扶持等方式,提高復轉軍人就業能力,鼓勵復轉軍人就業創業,基本實現了部隊、復轉軍人和接收單位“三滿意”。廣大復轉軍人堅持人民子弟兵“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志”的優秀品質,積極投身地方經濟社會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展示了良好的形象。
復轉軍人代表、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馮連貴說,沒有什麼路比從軍更能磨練人的意志,沒有什麼學校比軍隊這個“大熔爐”更能培養人。作為一名軍隊轉業幹部,在“5.12”汶川地震發生後,他主動請纓,率救災防疫隊趕赴災區,成為“全國第一支進入重災區域的衛生防疫隊伍”。萬州區桑樹村黨委書記袁安明說,雖幾次創業幾次失敗,但他憑著軍人不服輸的性格,貸款組建建築隊,如今已成為一家大型民企的董事長,自己致富後,又毅然回到農村,帶領全村實現了脫貧致富。永川西源凸輪軸廠工人邱方明說,退伍回到家鄉時曾感到前途迷茫,但市政府出台的退伍士兵職業技能培訓政策,幫助他進入學校,掌握了數控技術,如今月工資有2000多元。
重慶聯軍物業公司董事長鄧紅衛說,“五個重慶”建設、“打黑除惡”、“唱讀講傳”,提振了精氣神,淨化了環境,前不久市委又提出“民生十條”,他為趕上這個好時代而慶幸和自豪。如今,他組織50名自主擇業的軍轉幹部,創辦了物業管理公司,探索出一條聯合創業的路子。重鋼集團行管處信訪科科長黃勝輝說,軍旅生活練就的全局觀念和思維嚴謹、遇事沉穩和敢於挑戰的素質,讓他一次次成功化解矛盾,維護了社會穩定。市公安局政治部幹部處主任科員譚傑說,脫下戎裝穿上警服,秉承軍人執著的幹勁、認真鑽研的精神,他很快熟悉了工資福利、工傷優撫等政策,適應了新的崗位。
重慶有著軍民團結一家親的光榮傳統,在自身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傾情傾力安置復轉軍人
薄熙來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向復轉軍人致以節日的祝賀和問候。薄熙來說,重慶有著軍民團結一家親的光榮傳統,在自身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傾情傾力安置復轉軍人,歷屆市委、市政府下了大力氣,工作卓有成效。當前,重慶進入新一輪大發展,“五個重慶”建設、“民生十條”等正有序實施,國務院還批准我們成立“兩江新區”,越來越多的部隊同志也看好重慶,希望轉業到重慶幹事創業,市委、市政府要高度重視復轉軍人的安置,在新形勢下把工作做得更好。
部隊同志轉業到地方,是一支生機勃勃的政治力量,是一支發展建設的生力軍
薄熙來強調,軍轉幹部、退伍士兵曾經在人民軍隊“大學校”裡學習鍛煉,繼承了我黨、我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政治過硬,紀律嚴明,和人民群眾有著血肉聯繫。這些同志轉業到地方,是一支生機勃勃的政治力量,是發展建設的生力軍,只要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工作條件,讓他們盡快熟悉地方情況,復轉軍人就一定能在重慶發展建設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凡是中央定下的政策,一定要按照標準,原原本本、足斤足兩地交到每個復轉軍人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