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暨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表示,中國實際上已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儘管外界對中國是否超越日本仍有疑問,但多數已開始接受此一事實,並且關切中國把日本甩在身後之後,中國能不能趕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華爾街日報2日報導指出,很多分析人士說,可以。但是有很多條件。世界銀行在6月時預測說,中國的總產值最快可在2020年追上美國。但世銀在報告中說,到時中國的人均收入只有美國的四分之一,與馬來西亞或拉丁美洲相當。
華爾街日報指出,要達到此一目標,中國不靠選舉產生、行事秘密的領導人得對其政府主導的經濟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
中國政府必須要做的事包括:提高科技與教育水平、打擊激起民憤的腐敗、抵制誘惑,不要偏袒國營企業,犧牲創造就業和財富、充滿活力的私有部門。
報導稱,從若干指標來看,中國經濟總產值已達到僅次美國的程度。成為第二大經濟體後,顯示中國重回在18世紀失去在亞洲軍事、科技和文化的強國地位。
中國的出口額、汽車購買量和鋼鐵產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如今,從美國底特律車廠,到巴西鐵礦砂產商,它們財富都取決於中國消費者的腰包和企業的花費。
“野村證券”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蘇帕曼(Rob Subbaraman)說,日本曾是推動亞洲其餘地方的動力;如今,潮流在轉向,中國正成為一種影響著包括日本在內亞洲其他地方的強大勢力。
但日本人仍屬於世界最富之列,去年人均收入達到3萬7800美元,中國人民均收入才3600美元。美國人均收入達4萬2240美元,其經濟規模到目前為止仍為世界最大。
即使日本滑落到第三名,仍是一個富裕國家,作為“亞洲瑞士”的地位不會動搖。在發明了混合動力汽車和隨身聽(Walkman)的日本社會,識字率高達99%,預期壽命達83年,為世界之最。東京是美食之都,獲“米其林指南”星級的餐館比巴黎還多。在豐田汽車取代美國“通用汽車”成為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商之時,中國企業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世界銀行等機構警告說,如今中國能不能成功,變數還很大。
報導指,從中國歷史來看,21世紀中國崛起是回歸,回到東亞經濟軍事,及從越南、韓國到日本等社會的科技和精英文化的指路明燈地位。報導說,但中國的矛盾現象無處不在。例如,貧富差距已達極端;中國億萬富翁不少,但人民平均收入卻處在世界落後。北京已完成兩次載人航天任務,而且正談論向美國加州、歐洲出口高鐵,但中國偏遠地區家庭卻生活在窯洞裡。
智庫傳統基金會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說,中國的整體GDP會不會超過美國?會的,非常可能;但他們要邁入中上收入水平國家之林,就是件困難得多的事情。
報導指出,專家學者多認為,如果中國不培養出一支有文化、有創造力的勞動力隊伍,並打造支持創新的法律體系,如果放任既得利益企業扼殺競爭,那麼中國和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很容易在達到中等收入時停滯不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