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會向金管局遞交抗議信,要求加強監管,徹查銀行出賣客戶私隱事件。(文匯報) |
中評社香港8月14日電/繼八達通後,香港銀行也被揭發轉移客戶個人資料圖利。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私隱專員公署昨日(13日)收到金管局有關轉移或售賣客戶資料的零售銀行名單,連同公署正處理的2宗上訴個案,共有8間零售銀行捲入轉移或“賣料”風波。私隱專員蔣任宏昨表示,已去信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建議在修訂《私隱條例》時,研究應否規管售賣或轉移個人資料的行為,但公署不贊同“一刀切”禁止“賣料”行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昨回應,會因應本地有關私隱議題的最新發展及參考海外司法管轄區的經驗,今年秋季公布立法建議的報告,並安排公眾討論。
私隱專員公署現正調查12宗銀行不當處理個人資料的投訴,其中5宗牽涉直銷活動,涉及4間銀行,其他投訴包括未得當事人同意轉移資料、當事人退出計劃後仍收到推銷電話等。倘計及金管局前日公布6間銀行轉移客戶資料,至今有8間銀行轉移資料或“賣料”。蔣任宏昨表示,完成調查後,如發現違規情況牽涉公眾利益,會考慮公開銀行名稱。
蔣任宏指毋須“一刀切”禁售
蔣任宏說,過去檢討《私隱條例》時,討論範圍不夠廣闊,公署已去信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要求當局把機構轉售個人資料予第3者圖利的行為,納入修訂《私隱條例》的討論課題,但他認為毋須“一刀切”禁止機構轉賣個人資料。
去信金管局保監處促注意
蔣任宏續說,公署已去信金融管理局、保險業監理處及電訊管理局,提醒業界小心處理客戶個人資料及編寫合適的合約條款,例如不應有綑綁式授權、須清楚說明接收轉移資料的第3者身份等。不過,公署無意為有關業界提供合約樣式,認為應由業界按照客戶身份編寫。
私隱專員公署上月至前日共收到9宗牽涉披露客戶個人資料予第3者作直銷用途的投訴;今年1至6月則有11宗相關投訴,涉及電訊業、銀行業及保險業。
政制局:正全面檢討條例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發言人昨表示,當局去年全面檢討私隱條例,研究現有條文是否足夠保障個人資料,並就修訂諮詢公眾,政府正仔細分析及研究公眾意見。政府將於今年秋季公布立法建議的報告,並安排公眾進一步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