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政府的壓力不僅來自大陸對他促統的期望,也來自東亞戰略情勢改變後與美日關係的定位。 |
中評社台北9月2日電/ECFA順利簽署後,馬政府的“不統、不獨、不武”兩岸政策基調面臨愈來愈沉重的政治壓力。馬英九前天接受《中國時報》專訪,為“不統、不獨、不武”基調再度背書。他指出,大陸質疑他為何不談統一?但揠苗助長反而欲速則不達,他的想法是,兩岸應該在深度互動交流後,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上、從中華文化中尋找解決途徑。
旺報今天社評指出,馬英九在壓力下堅持兩岸政策基調的態度極為明確,對此我們完全理解。馬英九於2008年競選時是以“不統、不獨、不武”為競選訴求,因而得到超越傳統國民黨支持者的選票,他就任後也始終以全民“總統”自我定位。選舉訴求是他對選民的承諾,堅持選舉基本訴求是政治人物誠信的表現,國人應該肯定支持。
不過,馬政府執政兩年來,無論兩岸關係或國際大戰略環境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兩年前馬英九競選時的承諾須否與時俱進地調整,無疑值得探討。首先是東亞大架構的變化。中國經濟崛起、軍力建設積極進取已是明確的事實,美日經濟則在困境中掙扎。由於中國軍力隨著經濟力量成長而擴充,已經與美日傳統海權勢力產生擠壓,影響了東亞大戰略情勢。大趨勢是,中國在全球的政經影響力隨著經濟實力的擴大而繼續提升,美國的影響力則隨著國力的衰退而縮減。在中美兩國國力一升一沉間,台灣與中美兩國的關係也將產生此消彼長的變化。在東亞戰略環境大趨勢下,台灣應該有新的“國家”安全策略,“不統、不獨、不武”的舊思維還是台灣利益的最佳屏障嗎?
再分析兩岸關係小架構。依據社會發展理論,兩岸交流深化、經濟關係緊密化,尤其ECFA順利簽訂後,兩岸關係應該更趨和緩,但事實演變似乎並不盡然,台灣民調顯示,兩岸經濟關係與人民的自我認同呈背道而馳現象,民意在經濟上支持兩岸簽署ECFA,在政治上卻更傾向非統。民意背離趨向加上選舉的不確定性,加深了大陸的焦慮感,因而希望兩岸政治關係能夠有所突破,台灣的政治地位更為框定。
近來,大陸愈來愈明確表達,希望在兩岸政治議題上開啟得到授權的接觸與對話,寄望之殷已造成馬政府的政治壓力。台灣方面卻因即將來臨的五都選舉與2012大選而顯得極為謹慎,並在與“主權”相關的FTA簽署問題上用力很多,反更增加北京疑慮。馬英九前天明確排除了重新檢討兩岸政策基調的可能性,看來兩岸外弛內張的不安情勢將繼續惡化。
馬政府的壓力不僅來自大陸對他促統的期望,也來自東亞戰略情勢改變後與美日關係的定位。他引以為傲的“和中、友日、親美”政策,在中美日台的戰略利益與相互期待關係改變後,是否仍具有可操作性,是必須再思考的。
兩年來,美國官方對兩岸關係改善,始終高度肯定支持,但對兩岸軍事關係的發展仍有疑慮。理由很簡單,過去60年,美台軍事關係密切,美國基於國防安全與尖端技術保護,對台灣武器採購或信息交換的限制遠低於大陸,隨著兩岸關係改善,美國憂心台灣掌握的機密流入大陸。最近台灣退役高階將領組團訪問大陸,引起美國高度關切,可以視為美台軍事合作關係的警訊。隨著兩岸關係的持續改善,美國的憂慮會更為加深,台灣希望和中、友日、親美同時並進,難度會愈來愈高。
在新情勢下,馬政府需要微調兩岸政策基調。最低程度,要理解大陸的焦慮,並有所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