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政府的“親美、友日、和中”,就是一條台灣在中美兩強權之間艱辛維持生存的中道之路。 |
中評社台北9月24日電/兩年多來,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不斷受到來自各方的批評、懷疑,甚至歪曲。旺報今天社評指出,如果我們暫時拋開馬英九兩岸政策在實踐中的失誤與偏差,公允的說,它的原意本是要堅持一條中道之路。這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從國際格局來看,馬政府的“親美、友日、和中”,就是一條台灣在中美兩強權之間艱辛維持生存的中道之路。當然,“親”、“友”、“和”三個字眼,可以很明顯的區分出親疏遠近的不同程度,於是也就有很多人批評馬政府仍然是採取“一邊倒”的姿態。然而,“和中”路線畢竟是對從李登輝時代以來的仇中路線向中間做了重大位移,也是台灣社會現實下所能做的最大幅度調整。
在統獨問題上,“不統、不獨、不武”,既堅持“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又清醒地認知到兩岸沒有立即談判統一的主客觀條件,和陳水扁執政後期步步走向法理台獨邊緣的激進路線相比,這自然是一條中道路線。
在兩岸協商談判上,“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優先處理最需要面對、較容易解決的經貿往來正常化課題,既不躁進碰觸政治難題,也不因選舉或政治鬥爭考量,不惜走上“鎖國”道路。
然而,以兩岸關係牽涉層面之廣泛與複雜,國內國外各種政治勢力的角逐較勁,和大陸台灣隔絕60年造成的互不理解,這條中道路線走起來注定相當艱辛,難免起伏擺盪。而台灣政治的特性,如幾乎年年有選舉,政黨鬥爭激烈,從馬英九以降的所有官員、政治人物始終優先考量選票得失、民調起伏,都容易使得中道路線淪為“父子騎驢”,如果又在執行上出現失誤,原本可以左右逢源的路線,就很容易受到左右夾擊,出現左支右絀的情況。
和台灣相比,大陸當局的對外、對台政策雖然不可能完全擺脫利益集團的牽絆,也不可能根本不顧民意反應,但一黨執政和民主集中的體制,的確讓它們的對外對台政策相對穩定穩健許多。
因此,若以北京中南海的觀點視角解讀馬政府在兩岸關係上的作為,很難不產生落差、誤解,甚至誤判。一些對台灣來說是選舉性的作為(如突出台灣主體性、強調大陸軍事威脅)與不作為(如淡化“一個中國”的表述),很容易被對岸視為政策的改變和敵意的升高。凡此種種,都易讓兩岸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互信逐漸流失。如果長此以往,台方在帶有政治意涵之議題上的謹慎,也很容易被對岸視為“有意長期拖延政治談判”,使得兩岸間出現更大裂痕,甚至有擦槍走火的危險。
進一步來說,互信的流失、裂痕的產生,一方面會迫使對岸“解決台灣問題”的急迫感上升,從而不斷要求台灣在若干敏感問題上表態,使得中道路線的迴旋空間大大限縮。同時,還會不斷刺激大陸內部對台強硬派的抬頭,使得務實派的發言權降低,這對台灣當然也是不利的。不幸的是,從最近兩岸關係的若干跡象顯示,這兩種現象似乎都已經存在,值得重視。
社評最後說,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不得不提醒政府當局,“國安”與兩岸決策團隊須能超脫選舉思考,一方面從大局出發,把握好基本方針,不因選舉考慮而偏離中道路線,一方面也能積極、即時而穩妥的回應對岸釋放的各種訊息,如此,馬政府的中道路線也才能真的可長可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