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印度烈火III戰略導彈試射。該彈可攜帶核彈頭。 |
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環球時報》消息:擁有陸海空全方位的核力量,是印度謀求“有聲有色大國”地位的重要目標。據《印度斯坦時報》10月31日報道,印度將在近期具備能從陸地、空中或海上投送核武器的能力。該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斯裡庫馬•班納吉在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首次確認印度三位一體核武器的研製和裝備情況,強調印度陸海空核打擊體系已粗具雛形。
班納吉說:“印度陸海空三軍都將擁有功能齊全的核武器運載工具,我們的戰略打擊部隊將得到進一步加強,以保證國家最低限度可靠的威懾力量。”
報道還說,印度將加強核安全措施,通過陸地、海上和空中進出印度的通道都將有無縫銜接的核監控設備,以防核材料的非法流動。在1998年5月進行5次核試驗後,時任印度總理瓦傑帕伊曾表示,印度將建立一個最低限度的三位一體核威懾力量,此後原子能委員會和戰略部隊司令部密切合作,相繼完成多項核運載工具列裝部隊。班納吉特別提到,印度正在積極開發的導彈防禦系統將引入電子戰和高功率微波武器,“它們有助於我們的導彈精確命中目標”。
報道稱,自從1998年進行核試驗後,印度就為尋求可靠的核打擊力量而不懈努力。2003年1月4日,印度政府宣布成立主管所有核武器的戰略部隊司令部,而核指揮機構則由政治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組成,政治委員會主席由總理擔任,政治委員會是唯一有權下令使用核武器的機構,形成該國核武器平戰時期的基本管理框架。在印度研製的各種核武器中,從陸地上發射的彈道導彈是最核心項目。經過多年發展,印度已在核彈頭小型化上取得進展,能裝備印度“大地”系列和“烈火”兩大彈道導彈系列,具備對1500公里內的目標實施核打擊的能力。
而根據核大國的發展趨勢,從海上發射的核導彈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因此印度海軍首先以“大地”導彈為基礎研製出“長弓”導彈,它能部署在“蘇坎亞”級巡邏艦的尾部,可在海面上移動發射。同時印度國產戰略核潛艇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首艇“殲敵者”號有望在明年初實現部署。該艇可攜帶10餘枚K-15潛射導彈,射程達到750公里左右。為加強空中核攻擊能力,印度今年還計劃配備40架可實施核攻擊的戰鬥機,從而確保印度的空中核威懾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