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6日電/朝鮮日報報道,就在一兩年前,中國和美國還是“蜜月”關係,中國和歐洲則摩擦不斷。尤其是法國,因為會見達賴問題,中國險些與法國斷交。但今年以來,中美關係開始惡化,而中國和歐洲則迎來新的“蜜月期”。
《香港經濟日報》15日報導,這是因為中國運用了‘聯歐抗美’的新外交戰略,以對抗美國的包圍戰略。意思是說,聯合歐洲,對抗美國。
前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後,中美兩國在克服危機方面配合默契。但中國在短短兩年時間裡陸續超越德國和日本成為世界排名第二的經濟大國後,兩國關係變得疏遠。美國為使本國經濟復甦並牽制中國迅速崛起而推行“包圍戰略”,從而導致兩國關係僵化。
在經濟方面,美國一再向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消除貿易失衡、放寬對稀土出口的管制。在政治方面,美國呼籲中國釋放異議人士劉曉波、介入中國南海問題,並重新確立了同印度、越南等中國周邊國家之間的關係。
在軍事方面,美國加強同韓國和日本之間的軍事同盟關係,並推進增強駐亞洲美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從6日開始陸續訪問了印度、印尼、韓國和日本,國務卿希拉里最近也巡訪了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巴布亞新磯內亞、澳大利亞等7個國家。《香港經濟日報》指出,從兩人的動向來看,美國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通過東北亞到東南亞再到印度的“C字型”包圍中國。
中國為此出動了9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的6人。國家主席胡錦濤11月初訪問了法國和葡萄牙,然後又在北京接待了來訪的德國總理和英國首相一行。胡錦濤同法國簽署了規模達200億美元的採購合同,並承諾幫助葡萄牙克服危機等,給歐洲國家送去了“大禮包”。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0月初巡訪了比利時、德國、意大利、希臘四個國家並帶去豐富的“禮物”,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本月初訪問了波蘭。該報指出,中國和歐洲之間的“新蜜月”關係就像“21世紀版絲綢之路”。也就是說,想要用“歐洲牌”衝破美國圍堵的中國“聯歐抗美”戰略和重新認識到中國價值的歐洲的利害關係正相吻合。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高祖貴分析稱,過去中國外交停留在“韜光養晦”階段,但現在則進入“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並行的階段。這是因為中國重新認識了自己在重組的國際關係中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