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水員最後一次到“海洋館”的水底餵飼海洋生物,即時吸引很多魚游到其身旁,享用牠們在這裏的“最後一餐”。明報 |
中評社香港1月3日電/陪伴港人34個年頭的海洋公園地標景點“海洋館”今日正式“榮休”,館內超過2000多條魚將會大搬家,分批於未來3周遷到新居。新居“海洋奇觀”於1月27日開幕,容量會較舊海洋館大一倍,每小時參觀人數亦可增加6倍。新成員包括藍鰭吞拿魚、杜仲及角鵬等亦會遷入新居,屆時水族館海洋生物品種將增至超過400種,共5000多條魚。
明報報道,隨著潛水員於水底餵飼魚兒吃過“最後一餐”,海洋館大門正式關上暫別市民。在閉幕儀式上,海洋公園副行政總裁李繩宗表示,“海洋館”已經完成任務,希望全新的“海洋奇觀”可延續其讓人欣賞到海洋世界,又能傳遞保育信息的使命。他指海洋館會首先進行復修工程,並考慮日後引進新主題水族館:“海洋公園可能會成為唯一一個有兩個超級水族館的主題公園。”
搬遷3周 舊館復修
至於館內2000條魚將於今日起,分批由位於山上“高峰樂園”區內的海洋館遷到山下夢幻水都園區內的海洋奇觀,水族部館長黎耀南表示,路途遙遠令今次海洋生物大搬家極富挑戰性。運送次序方面,他指大型魚類,包括鯊魚及鯆魚會率先搬家,體型較小的珊瑚魚會緊隨其後,而最後才輪到石斑及蘇眉,整個遷徙過程需時約3星期。黎耀南表示,其中以運送細小的珊瑚魚最困難,或會使用輕微麻醉:“牠們體積較小,屬敏感魚類,不可受刺激”,他說:“搬魚不是搬家俬,要非常小心。”
容量大逾倍 魚增3000條
另外,同時遷入新居的還有一批新成員,包括藍鰭吞拿魚、杜仲、角鵬及鎚頭鯊等,黎耀南指運送過程亦要相當小心,過程動用多種工具如特製水袋、水箱、起重機等,避免直接用手觸摸魚身:“尤其是藍鰭吞拿魚無鱗,容易受傷。”現已有80條藍鰭吞拿魚及200條杜仲送抵園區,不過,其中10條藍鰭吞拿魚因不適應新環境而死亡。
市民可於1月27日起到海洋公園的海洋奇觀與水族館新舊住客見面。新館總容量將增加一倍至524.4萬公升,每小時人流可達3600人次。海洋館昨日延長開放至晚上8時,門口大排長龍,不少人專程到場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