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矛盾之一是增長和通脹背離。抑制通脹就要收緊貨幣投放量,但這又將拉低經濟增長速度。
●儘管結構調整問題不能在今年的兩會上得到解決,但代表們對這一話題的關注可能會不斷增強
●必須改變當前“GDP一大步,財政收入兩大步,居民收入邁半步”狀況,通過政府減稅、企業讓利,推進收入分配關係合理化
全國兩會即將召開,與往年不同,今年正值中國“十二五”規劃開局年,在這屆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不僅要解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燃眉之急”,謀劃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將是一項重要課題。
《國際金融報》報道,就目前來看,貨幣過度投放引起的物價上漲、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產業結構失衡、社會財福分配不均導致貧富差距拉大等一些列問題都需要在這屆兩會上找到答案。
最迫切:控物價
要說目前中國經濟的“燃眉之急”,物價當仁不讓居首位。目前中國居民收入增長緩慢,連續上漲的物價正掏空消費者的腰包,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通脹問題,不僅可能致使居民對未來經濟失去信心,也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不利。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CPI漲幅達到4.9%。多位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物價上漲可能會持續到第二季度,2011年全年CPI漲幅或達4.6%,對於政府來說,這一數字意味著巨大的挑戰。
瑞銀財富管理研究部、中國首席策略師高挺昨日在一個小型媒體會上表示,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矛盾之一是增長和通脹背離——GDP增速放緩,但CPI依然向上。“抑制通脹就要收緊貨幣投放量,但這又將拉低經濟增長速度。這種情況下,政策怎麼走?”
“國家統計局對CPI統計權重的調整並不能改變瑞銀對中國物價上漲的擔憂。”高挺表示,事實上,除食品、糧食、住宅(租房價格)等在CPI統計範圍內的商品價格上漲能被直接反映出來外,統計範圍以外的商品房價格上漲遠比前述商品對居民的生活影響大。
雖然去年以來,國家加大了對房地產市場的打壓力度,但專注於房地產領域投資的境外機構領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有關人士昨日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房價對政策的反應是短暫的,很多境外資金依然把中國地產視為最能投資獲利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