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6日電/美國世界日報25日發表社論說,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通過自設的新境界智庫,就未來兩岸政策發表新的論述,主題集中於闡述“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但這其實是蔡英文虛構的主體論述,而且是一套相對論,先設定馬英九“和而要統”、“和而必統”,再針對馬英九的“統一”政策提出區隔。語氣軟弱,迴避爭議,顯現出“台獨”取向的民進黨人正陷入議題匱乏和失焦的窘境,這是“台獨”話語權淪喪的一個表徵,直接證實兩岸擴大交往的重大意義。
社論說,雖然蔡英文說:兩岸“在歷史記憶、信仰價值、政治制度、社會認同方面都不一樣”;但兩岸“有共同責任和利益,就是追求和平穩定的關係、掌握繁榮發展的契機;這就是兩岸‘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真義。”但這一段敘事,等於否定了兩岸共同的歷史,共同的價值和共同的認知,更遑論兩岸都是由漢人主體構成的社會,放諸四海也只有兩岸具有此一條件。國共內戰造成的兩岸分歧和敵對,是歷史事實,政治制度也有不同選擇和發展,但那不是常態,而是異態,正是兩岸中民眾都得共同面對的責任,以期“化異求同”。
姑不論馬英九是否真心追求“和而要統”、“和而必統”,但蔡英文所傳達的訊息,單就兩岸發展路徑而言,則是相對準確的。即兩岸關係必然得建立在“和而要統”、“和而必統”的基礎上。“和而要統”是心理建設和基本認知;“和而必統”則是發展兩岸關係的必然和認同所在。
社論說,馬英九若要拿和平手段的“不統、不獨”和兩岸互不否認來應對,非但無法“澄清”馬英九的政治光譜,相信這類保守論述只會讓馬英九在政策辯論上落居下風。這就逼使馬英九及其智庫得多花點腦筋重新面對兩岸政策的表述,若無法超越對手,至少也要能從對手設定的“陷阱”中脫身。馬英九團隊設定的兩岸關係,若能就此打破僅止於以經貿交流為主軸的思維限制,非僅可以有效反對各式各樣的“台獨”論述,也可以正面處理兩岸政治關係和互動條件,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蔡英文和綠營其實都承認“中國崛起”是一個事實,蔡英文主張兩岸都有責任追求和平穩定的互動關係,但這不是雙邊的關係,而是國際多邊體制的關係。也非如此才可能達致對等和最符合期待的對話和交流基礎。這種依賴國際多邊體制的兩岸關係,顯然係基於世界貿易組織架構和多邊談判機制,也是出於對美國和日本反中聯盟的期待。除了期待經貿關係政治化,更多的是出於合縱連橫的策略運用。
社論說,但蔡英文及台獨論者必要認知,經貿關係固有政治作用在,合縱連橫也具有國際市場,但這要先認清誰是主體,台灣的槓桿究竟有多長,著力點在那裡,力道又有多大?長期以來台灣從來是國際強權運作下的棋子,是合縱連橫下的犧牲者,除了依賴還是依賴,何曾有過主體性可言。“台獨”非僅在國際社會沒有市場,連在島內仍屬相對少數,又能提供什麼和平條件和利基?尋求多邊介入等同自我否定和出賣台灣。
蔡英文的兩岸論述,若就戰略利益的追求和擴大言,與其說著眼於台灣認同和台灣利益,不若說僅及於個人政治利害的考量,除了甘為國際強權棋子,似又有意和對岸打交道,還放話可以和大陸從事學術交流。是以“台獨”作為名詞隱藏了;迴避“九二共識”,只是不敢拋棄“台獨”神主牌;引入國際多邊體制干涉的思考,則又露出了底牌,原來“台獨”不過是國際強權驅策下的產品。
社論說,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拋出的兩岸政策,不能不說沒有若干新意,除了體現兩岸形勢大見轉移的訊息外,更傳達出島內民意轉移的新動向,兩岸關係實屬首要。蔡英文的“和而求同”,在不自覺間等同為兩岸“和而要統”以及“和而必統”提出新的論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