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災難外交與危機政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1 10:41:20  


  中評社香港4月1日電/美國世界日報3月31日社論說,日本的“三一一”地震發生至今,已超過半個月。開始時是芮氏規模8.9,不久又修訂為規模9,變成全球第四大。有甚於其他三大的,是地震以外,又加上海嘯,且是最大的海嘯,其嚴重性甚至大於六年前印尼的海嘯;再加上核漏,由本來的四級提升至五級,僅次於25年前的蘇聯的車諾比核漏,與美國的三哩島事件相等,若非最近受控,會再次升級。

  不過,災難的側面,會見到溫情,而危機背後,居然又發現一些被忽略的轉機,這便是外交與政治的微妙處、隱蔽點。

  社論說,災區所見,是冷血的死亡,饑寒的痛苦,但在此一刻,有人為無助的災民,端上一窩窩、熱騰騰的咖哩飯,送飯的竟然是素未謀面,且膚色不同的巴基斯坦工人,原來2005年巴基斯坦大地震時,日本的義工,曾為當地的災民服務,使巴基斯坦人大為感動,這次巴基斯坦工人的義舉,並非單是回贈,而是一種回饋,甚至回報。在最低的民間層面,完全符合毛澤東所言的人民外交。

  在政府層面,過去一年中日兩國曾為釣魚台事件交惡,幾乎出現武鬥,台灣亦曾作出抗議,曾經參與保釣運動的馬英九,當然發出聲音。但在地震發生後次天,馬英九立即宣告將救災金額,倍升至一億新台幣,而第一支到達日本救災隊伍,居然是來自大陸的15勇士。假若核漏升級,需要進行“棺封”時,大陸亦答應立即供應輸送泵。中國救災的熱心,不下於日本的盟友美國,藝人翁倩玉立即在台灣舉行義唱,遠至香港,亦有義捐的行動。

  社論說,災難更可化解宿怨,溶解仇恨。希臘與土耳其,基於宗教、種族以至文化的差距,本來是世仇。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作為近鄰的希臘,立即展開救援;不久希臘又發生地震,土耳其亦立即幫助救災。自此塞浦路斯的土希兩族,開始和睦相處,因此災難外交的功效,可能數倍於談判外交。台灣的九二一大地震,大陸的汶川大地震,亦促成兩岸的和解。

  對政治而言,災難亦有時會帶來一種契機,改變政治的版圖,以至路線,這便是所謂危機政治。地震固然是最大的經濟損害,甚至災害,估計這次日本的損失,會超過二千多億美元。但對日本這個經濟龐然大物而言,只是一筆小數目,比不上上次的神戶大地震,上次的大地震,位於日本的核心區,占全國人均總值兩成以上,這次所占的比例,占不到一成,原因是災區只是日本的農業與漁業區,在出口中所占比例不大,因此復原的速度會較快。還有,由於七國的聯手干預,使日圓最近大跌,且在不久的將來,跌幅會持續,甚至加深,有利日本的出口,因此對日本而言,會是禍中之福。

  對首相菅直人而言,亦是因禍得福,自上任以來,菅直人的民望一直下滑,在地震前夕,其支持率竟然低至不足兩成半,不料到了最近,竟然冒升至三成半以上,因為日本目前最需要的是團結,而非政爭。

  社論說,對兩岸而言,危機亦是一種轉機。在事發當天,馬英九一反常態,立即成立應變小組,防海嘯南下的功夫做到十足。溫家寶亦立即宣告暫停新核電計劃。不過,對兩岸及港澳而言,這會是另一次檢討核安全的時機,就算在最遠最南的香港,亦不能在大亞灣核電站的旁邊,作虎口苟生,計劃明年的一次大演習,又是否足夠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