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4月5日電/民主進步黨“總統”初選競逐,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如何爭取“中間選民”各有看法,也展現彼此不同的選民觀。
中央社報道,5都選舉中,部分民進黨廣告文宣以號召中間選民為主要訴求,蘇貞昌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首度談到“中間選民”概念時表示,要在“總統”選舉勝選不簡單,選民評估標準是以“總統”參選人是否值得信賴,而有些選民態度會改變,且選民結構的板塊會移動。
不過,他避談“中間選民”名詞,而以“橄欖球”為例形容選民結構,就像橄欖球兩端不會移動,但中間板塊會移動,如果“總統”人選條件很好,就會被鎖住;如果不好,這些人會另覓替代人選,並以反差最大的人選為主。如果現任“總統”做不好,選民就會找會做事的人。
雖然“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蕭新煌認為民進黨不應對中間選民寄予厚望,但蔡英文與許信良都認為有中間選民。
許信良表示,民進黨基本盤小於國民黨,且國民黨有執政優勢,民進黨要勝選須爭取中間選民、經濟選民支持,而調整兩岸政策是經濟選民決定是否投票支持民進黨的關鍵。
蔡英文幕僚則說,中間選民不代表是理性選民,有些中間選民是假性中間選民,可能政黨化或隨議題、參選人條件等表現而變化,但中間選民不會在政黨內部“總統”提名戰階段表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