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距離山西芮城縣城北3公里處,坐落著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永樂宮”。宮內殿宇四壁多達千餘平米的元代壁畫“喬遷”近五十載風采依舊。
新華社報道,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成功搬遷至今,永樂宮壁畫與建築又在新址上度過了近50年歲月。目前,永樂宮壁畫所依附的牆身外壁仍為土紅色,外觀上還是固有的形制,壁畫的顏色未發現任何變化,人們依然能夠完整地觀賞到壁畫的本來面貌。
元代道觀永樂宮原址在芮城西面20公里處的永樂鎮,宮內壁畫題材豐富,既有巨型人物,也有用山水相連的連環畫,反映了當時千變萬化的社會風貌。畫技高超,既有確切的年代可考,又留有畫師姓名。
1958年治理黃河工程開始後,舊址位於黃河淹沒區內。根據中國文物保護相關條例,經有關方面實地勘察研究,決定對其實施遷移保存。
“在揭取、遷運和加固修復過程中,多選用久經考驗的傳統材料,以盡可能與原有材料相同或保持接近。一般情況下,只要幾百年內沒有潮溼、雨淋等外力作用,不易發生變質、變色和老化,有利於保存壁畫。”78歲的文物古建保護專家柴澤俊回憶說。
當年,柴澤俊曾參與設計並親自組織整個搬遷過程的完成。經仔細嚴謹的實地考察和試驗設計,克服了揭取、保存、包裝搬運及加固安裝等多重難點,最終使搬遷之舉效果良好。
“這項工程前後耗時8年才完工。在當時有限的條件和設備下,永樂宮壁畫的搬遷揭開了中國壁畫保護的序幕,受到國內外各界人士的重視和好評。”柴澤俊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