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7日電/中國社科院昨天發佈一年一度的《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在近300個中國城市中,香港競爭力連續第六年位居榜首,上海、北京位居第二、第三名,台北位次下降,從去年的第四再降一位至第五。然而,儘管依然保持領先,但滬、京、津、渝等內地城市競爭力整體大幅攀升,正不斷拉近和香港的差距。
專家提醒,香港的優勢收窄,緣於內地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也和近年來自身經濟轉型相對緩慢有關。
專家指出,當前,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不斷提高,但其他產業發展緩慢,產業單一,開始被內地城市超越,特別是科技和基建發展停滯不前,整體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不和諧因素增加,為長遠發展及繁榮穩定埋下隱憂。
規模競爭力 上海首超港
文匯報報道,藍皮書指出,香港綜合競爭力多年來一直保持全國第一的地位。此次排名中,人力資本、金融資本、經濟結構、生態環境、政府管理能力和對外開放等競爭力指標,均為第一。但從縱向歷史比較,香港與上海、北京、深圳、台北等城市的差距在逐漸縮小。
藍皮書認為,香港競爭優勢漸失,首先因為內地的高速發展。近年來香港的增長速度低於內地許多城市,規模競爭力優勢也不再明顯。此次綜合增長競爭力排第288位,經濟規模競爭力排第2,已被上海超越。
其次,產業層次競爭力也是優勢收窄的重要原因。當前,香港服務業佔GDP的比重達到92%,整體產業層次較高。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斷提高,但其他產業發展緩慢,呈現有增長無發展的特點。未來香港需要借助“十二五”規劃的機遇,升級金融、航運、物流、旅遊、專業服務、信息以及其他高增值服務業,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和高價值貨物存貨管理及區域分銷中心,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增強金融中心的全球影響力。大力發展環保、醫療服務、教育服務、檢測和認證、創新科技、文化創意等優勢產業,促進產業多元化,增強產業競爭力。同時在人力資源、辦公樓、住房及機場等城市基礎設施方面作出相應配套。
產業升級慢 經濟轉型緩
藍皮書並特別指出,當前香港科技轉化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明顯不足,科技競爭力僅位列第26名,明顯落後於京滬深穗。這將對香港經濟的長遠發展帶來隱患,弊端現在逐漸顯現,香港必須加快向知識經濟轉型。成立科技發展局,修改香港現在的科研體制和產業內環境配套措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突出科技創新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把發展科技、文化創意、營造創新環境作為政府今後長期的首要任務。
貧富差距大 生活成本高
此外,近年來香港基礎設施發展緩慢,地鐵、機場、貨運碼頭等基礎設施停滯不前,與內地相比香港政府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明顯不足,特別是基礎設施的使用成本較高,這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障礙。因此政府應反思政府角色,改變簡單的“大市場、小政府”的理念,重新定位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邊界,應承擔起在公共設施、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領域的責任,利用充裕的財政收入,加大這些領域的投入,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生活環境。
藍皮書最後指出,目前,香港內部整體的貧富差距較大,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因此收入分配格局需要調整,並給年輕人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同時解決住房問題,降低生活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