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北京青年報刊載國際問題觀察員陶略的文章說,第三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舉行前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世界經濟展望》預測,按購買力平價計算,2016年中國經濟總量將超過美國。這條消息來源權威、爆炸性強,備受國際輿論關注,各方熱議頭號經濟大國桂冠五年之後能否易主。儘管近年來總有學者、媒體愛拿中美“興衰”說事兒,但對中美兩國政治家和人民來說,還是要跳出“興衰”,理性看待彼此和兩國關係的發展前景。
美國國力仍呈絕對增長之勢
美國對國際事務的掌控能力今不如昔,但切不可看扁、唱衰美國。過去十年,美國國力仍呈絕對增長之勢,其人口、經濟和軍費增長率分別是10%、21%和55%。增長勢頭固然不及新興大國,但遠遠領先於其他發達國家。因此,準確地講,美國只是相對衰落,是其對國際事務的主導能力和影響力相對下降了。
更要看到,唱衰論調往往是美國實現新一輪大發展的前奏。二戰後,美國每遇重大挑戰時,總有人及時炒作“美國衰落論”,美國也總是能憑借體制、人才、科教、創新等優勢實現“超強糾錯”、國力反彈。自我警醒似乎是美國的優良傳統。每次唱衰大潮退去,留下的總是能供它煥發生機的土壤。
中美的發展對彼此都是機遇
中國GDP躍居世界第二,被認為是中國從發展中國家行列“畢業”、躋身超級大國的“加冕禮”。這樣說未免過於誇張了。中國經濟總量不小,但總量不等於人均量,數量也不等於質量。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仍然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向前看,中國正處於改革攻堅期,面臨各種棘手的發展難題,還要防範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國崛起遠未實現,我們切不可盲目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