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舊石器文化遺址水洞溝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8 09:25:11  


  中評社北京6月18日電/1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水洞溝遺址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我國西部唯一一所以展現舊石器時代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

  新華社報道,水洞溝遺址位於寧夏銀川市東南28公里處,最早是由法國地質學家德日凈和博物學家桑志華於1923年發現並進行發掘的。該遺址與內蒙古的薩拉烏蘇遺址,並稱為中國最早發現和進行正式發掘的兩大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1928年,法國考古學界公佈研究結果,水洞溝地區在三萬年前曾有人類居住。而且,水洞溝出土的石器同歐洲莫斯特和奧瑞那文化時期出土的石器在形狀和製作修理工藝上極為相似。

  水洞溝遺址博物館建築面積4308平方米,外形倣水洞溝出土的石核。它摒棄了傳統展館的展示形式,以大型浮雕、超大型半景畫、動漫、幻影成像、實景和實物,結合世界先進的聲、光、電技術的運用,再現三萬年前古人類生產、生活和災難驟起被迫遷徙的活動場景。

  博物館展區分地上環廊展區和下沉式展區兩部分。環廊展區將重點展示水洞溝文化遺址,包括水洞溝地理概況、遺址的地質構造、水洞溝的古環境特徵等。

  下沉式展區距館頂16米,用半景畫、實景等展示形式將三萬年前的生活環境復原,這也是水洞溝遺址博物館開創的國內面積最大的室內觀眾介入式動感場景。從繁星點點的天穹、嫋嫋升起的炊煙、奔跑的羚羊,到水洞溝人打磨石器、分割獵物、製作鴕鳥蛋皮項鍊,再到暴雨滂沱、山洪暴發、地動山搖,水洞溝人被迫遷徙……觀眾可以在短短十分鐘內切身體驗“夢回三萬年”的情景。

  據了解,經過5次古發掘,水洞溝遺址目前共出土了5萬多件石器和上百件動物化石。水洞溝也因此被列為“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全國文物保護的100處大遺址之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