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4日電/歐羅區財長會議上周末決定向希臘發放緊急援助後,希臘債務違約風險紓緩,讓投資者舒一口氣,但美國提高債務上限議案爭拗,由此引發對美債違約風險的憂慮,卻又變成針刺市場神經的新焦點。《信報》今日刊登社評文章指出,雖然外間相信美債違約的機會率很低,但違約卻足以使全球金融市場風雲色變。因此,在國會激烈爭拗過程中,不排除“微小機會率、極大破壞力”的風險幻象,令市場反應過敏,最終殃及池魚。
美國共和及民主兩黨至今仍無法達成共識,但評級機構已紛紛發出警告,若美國國會在8月2日前不能如期提高14.3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勢必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一旦美國違約,嚴重打擊投資者的信心,造成國債貶值、利率飈升,甚至引發投資者從美國恐慌性撤資,令全球金融受到翻天覆地的震蕩。難怪國基會上周發出措詞嚴峻的警告,指美債違約的後果非常嚴重,勢必破壞全球經濟復甦。在野共和黨把提高債務上限與削減聯邦赤字困綁在一起,作為向奧巴馬政府施壓的政治籌碼。可以看到,共和黨強調”減赤字、不加稅”;執政民主黨則堅持“既減赤字、亦要增稅”,隱隱然形成兩黨的政綱框架,雙方的角力難免鬥到最後一刻。
據法國總統薩科齊首席顧問最新所著《國家破產》一書的分析,當公債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90%時,公債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斷加劇。2009年,美國國庫券利息占債務負擔約35%,平均利率為3厘3,利息擔子不斷加重。美國政府削減預算已勢在必行。如今兩黨惡鬥,迄今爭持不下,卻顯然有一個共識,即必須保持經濟復甦,避免美國經濟墜入深淵,任何觸發美國債務違約,都會引發市場恐慌,使疲弱的美國經濟難以翻身。因此,市場相信,兩黨在最後一刻能夠達成妥協,債務上限議案最終獲得國會通過。
有外媒報導,在債務上限爭拗問題多番遇挫的美國財長蓋特納已萌生去意,令提高美國國債上限議案的爭拗添上更多波譎雲詭的市場變幻信息。國債上限的關鍵問題並非質疑美國是否會破產,而在於美債“技術性違約”的風險幻象,在爭拗過程中,對金融市場波動所隱含的破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