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7月20日電/最近台灣農民成了很多新聞事件的主角。政府徵收農地,農民抗議果菜價崩,民進黨提案增加老農津貼,都在凸顯農民困境。
聯合晚報社論指出,整體而言,政府欠缺完整的農業政策,的確值得全盤檢討並整合大方向。但“分項”來看,如果農業問題對策只不過是今天下令軍方買香蕉,明天承諾不進口中國大蒜,後天官員表演吃芒果,大後天考慮是否配合反對黨提高老農津貼…,這樣東做一點西做一點,零零散散亂加碼,不但救不了農業,只怕後遺症無窮。
以老農津貼而言,翻開來就是活生生一部“藍綠競標史”。老農津貼從最初的3000元加排富條款,一路升級到取消各種資格門檻、納入漁民發放,以及民進黨最新提出的增為7000元方案。此一快速成長過程中,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有份,誰在野誰就抨擊執政者,誰是候選人誰就亂喊加碼價,一旦有人加價就會造成對手的“不甘示弱”。結果津貼越墊越高,完全沒有財政上的整體盤算和合理解釋。
社論說,今天老農弱勢是沒錯,但以“職業別”來加發補貼,讓農漁民自成一格;早先的公務員18趴,落人口實在先;軍教免稅的鐵板,則拖到最近才搬開。這種種“歷史淵源”層層疊疊,既無整合,也沒有人敢去挑戰這種“共業”。現在除了冠上“老”字的老農、老漁、老人年金族群之外,果然連“青年”也成了低薪資、高失業率的受害者,政府端出青年安心成家房貸、青年就業旗艦計劃等等,連就業“訓練津貼”的名目都有。年齡層往下更有各種生養、育兒津貼。各式各樣“受津貼族”盤踞於當前人口結構,只見“國庫”的水龍頭越開越大,則占納稅主體的受薪族難道不是“新弱勢”?
社論最後說,政治人物拚命向選舉低頭,向媚俗靠攏。現在勞工爭取提高最低工資,輪到企業主的工商團體來喊吃不消。人人把“受害者”的標籤往胸口一貼,政府就用挖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忙著安撫,這邊加津貼,那邊還減稅,財政黑洞成了納稅人宿命。再往下就要走向禍國殃民之路了,選舉加碼伊於胡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