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的兩岸經貿政策被批評過於“抽象”。(資料照片) |
中評社台北8月13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13日社評說,隨著明年初“總統”及“立委”大選的逼近,各政黨的政見亦逐漸受到民眾的關注及重視。其中,藍綠兩黨的兩岸政策更將是決定“總統”大選勝敗的關鍵因素之一,不容任一參選人所忽略,畢竟這將影響到台海關係的穩定與和平發展。
社評說,身為執政黨,馬英九的施政當然是在野黨批判與攻擊的焦點,尤其是攸關台灣生存的兩岸政策。平心而論,雖然這三年多來的兩岸情勢大幅改善,但仍有進步的空間,故民進黨及台聯的砲火當然猛烈,即便其中有許多抹黑或不實的指控,使得選民難以辨別,但已經讓馬政府窮於招架了。
對民進黨的蔡英文而言,對執政者的攻擊越猛烈,她越落得輕鬆自在,也越能逃避民眾對她兩岸政策立場的質疑。然而,首先對她的兩岸政策發難的竟然是同黨同志,這真是她萬萬想不到的意外插曲,也差點打亂她“非典型”的選戰步驟。
社評說,民進黨籍前“立委”郭正亮先批評蔡英文的兩岸經貿政策過於“抽象”,呼籲她應提出明確可行的具體政策。而前“總統”陳水扁的核心幕僚陳淞山亦斷言蔡英文寄以厚望的“十年政綱”將是“守成有餘、開創不足”的空心政見。
對於綠營自家人對其兩岸政策的質疑,蔡英文只輕描淡寫地回說,“很多的政策都會按部就班,時間到了就會對外說明,希望選民或關切不同議題的人,都能更深入去瞭解。”
社評說,關於這樣的回答,我們在猜測,她可能是在鄙視所有人,包括綠營支持者在內。她曾說,“我過去都已經講了很多次,難道還不夠清楚嗎?”還說“我在兩岸關係講不清楚,這是有人故意不去看清楚它”、“你不要期待用傳統的方法來回答你的傳統問題,只要看清楚,問題本質都在里面”。
蔡英文說,如果民進黨執政,要與對岸建立一個“可長可久的架構”。她似乎在暗示,馬政府基於“中華民國憲法”與對岸推動的“一中架構”其實是不穩妥的,而她是可為台灣爭取更大空間的。坦白說,這樣的場面話誰都會說,但可否做到呢?蔡英文如果真的認為中共當局會向她讓步,不知民眾應該讚佩她的非凡智慧,還是該笑她太天真?
說真的,蔡英文過往對於兩岸政策問題的回應過於深奧,我們實在無法了解,更別說一般人了。難道這是負責任的“總統”候選人面對社會期待的回應?或是說在野黨只需攻擊執政黨的缺失即可,至於治國方向,等騙到選票再說?蔡英文曾發下“最好的國家領導人是我”的狂言,如今卻以這麼敷衍的態度來看待如此嚴肅的議題。請問蔡英文,選民怎敢將“國家”交給妳呢?
社評說,前些日子,民進黨中常委趙永清建議蔡主席,“民進黨應更主動說明兩岸政策,不要讓外界擔心。”蔡英文引用花旗銀行的報告反駁,“強調外資認為民進黨執政,兩岸政策改變不大,和國民黨想操作的氛圍不一樣。”
既然曾留學英美的蔡主席喜歡引用外國信息,那妳是否看到另一篇外國媒體的報導呢?紐約時報報導說,“經濟固然是兩岸發展的主要領域,但開放門戶更多的是在政治與思維上的激盪。北京希望促成長期分治的兩岸統一,台灣則期望能透過往來,將台灣的民主發展、言論自由介紹給大陸觀光客。”該報導還說,“隨著越來越多陸客到台灣旅遊,增加對台灣的了解,也給了陸客另一個思考空間。”
連過去堅定支持兩岸統一的大陸觀光客,都開始認為“是否統一,誰在乎呢?”請問蔡主席,妳如何看待這樣的發展趨勢呢?這樣的兩岸交流不就是馬英九長期以來所強調“交流是為了消弭兩岸誤解、增進彼此認識”的意義?我們真的想知道蔡主席對此篇報導的反應。
當馬政府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時,民進黨諸公無不以“木馬屠城”、“傾中賣台”或“是馬英九兩岸統一的第一步”等污衊性的政治口號來詆毀兩岸交流的正面意義。囿於在野黨的強力反對,馬政府的開放腳步其實不快,造成許多民眾無法同享觀光財,也使得綠營又有了打擊馬政府的藉口。
任誰都知道,要消除兩方的敵意或誤解,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交流。藉由緊密的往來互動,讓雙方得以了解彼此的差異及立場,進而有機會化解歧見。美國與蘇聯在冷戰最高潮之際,亦不放棄推動雙邊和談,希望能消弭因意識形態之差異而帶來的對峙狀態,以免讓全球長期陷入核子戰爭的恐慌。
與美蘇強權相比,兩岸的衝突更應該容易解決,只要兩岸執政者有決心與耐心,秉持和平解決爭端的基本立場,相信最終的和平方案是可期待的。
社評說,呼籲蔡主席,既然自詡為最好的國家領導人,當民眾想知道妳的兩岸政策到底是什麼,妳是否亦應該坦承面對這樣的問題,而不是逃避、更不是以模糊回應來敷衍。借用蔡主席常講的話,畢竟這本是“民眾應共同面對的嚴肅問題”,希望妳也能有所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