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7日電/回顧即將過去的2011年,美國經濟復甦步伐明顯放緩,失業率居高不下,民眾抗議浪潮迭起;共和黨在國會處處掣肘,奧巴馬政府諸多政治議程陷於僵局,除了選戰如火如荼地進行,美國內政在總統選舉年來臨之前過早地進入“失速”狀態。外交上,“阿拉伯之春”把引導和助推中東民主化進程的機會稍有意外地送到了奧巴馬政府面前;在中東、南亞,通過完成從伊拉克撤軍並宣布從阿富汗撤軍的時間表,預示著“反恐戰爭”已全面轉入鳴金收兵階段;宣布美國的“太平洋世紀”來臨,擺開進軍亞洲的態勢。奧巴馬政府的外交看似有聲有色,但實際上難掩疲態;看似得勢得分,但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內政過早“失速”
中國網今日刊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劉飛濤的分析文章稱,今年以來,由於2009年大規模經濟救濟措施的刺激效應漸行消散,再加上歐洲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在內外雙重不利因素的影響下,美國經濟復甦步伐明顯放緩。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9月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上半年經濟實際增長僅0.7%,全年經濟增幅預計僅為1.7%。經濟弱勢復甦,無力提升就業,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全年失業率預計將維持在9%的高位。失業人口總計1400萬,其中45%失業時間超過半年。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紛紛利用失業問題指責奧巴馬經濟刺激政策失敗,其經濟政策的民意支持率一度下滑至26%。失業問題事實上成為其能否成功連任的最大挑戰。為止住頽勢,奧巴馬推出總額4470億美元的“美國就業法案”,欲通過減稅和擴大基礎設施投資對經濟二次輸血。但共和黨無意為奧巴馬創造政績提供任何機會,不願為改善眼前經濟及就業形勢與奧巴馬配合,該法案已在眾院無限期擱置,兩黨圍繞失業問題陷入新一輪政治僵持。
兩黨政治惡鬥在提高政府舉債上限問題上更有淋漓盡致的體現。兩黨談判從5月開始,僵持至債務違約時限來臨的7月底才艱難達成協議,以至於美國幾近發生主權債務危機;11月兩黨關於削減赤字的第二階段談判再度破裂,減赤問題最終被踢向了明年大選來臨的前夕。國會兩黨極端化政治操作的負面效應已經顯現。8月5日,標普公司將美主權信用評級下調一級,前景展望調為負面,美國的政治聲譽受損,全球股市也隨之震蕩起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