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1日電/近日,針對網上“香港政府撥款和教育界募捐所得重建的綿陽一所中學,遭到地方拆毀”的帖文,記者今日採訪了相關人士和部門,據人民網報道,綿陽紫荊民族中學由於發展需要,經多方徵求師生員工、家長及相關單位的意見,並與香港教聯會代表充分溝通後,徵地65.5畝,總投資7000萬元,實行異址遷建。異址遷建後,學校占地面積擴大到原址的10倍。
據綿陽紫荊民族中學程曉媞校長介紹,學校原為綿陽民族初級中學,占地6.88畝,建築面積3380平米(其中,教學樓1234平米),在校學生360人。“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教學樓嚴重受損,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緊急援助200萬元港幣,並爭取特區政府補助200萬港幣,加上綿陽市政府投入重建資金256萬元人民幣,在原址應急建設教學樓2937.1平米,於2010年3月底投入使用,並更名為綿陽紫荊民族中學。
據稱,2011年1月,因相鄰的綿陽師範學院西校區因發展需要已實施搬遷,使綿陽紫荊民族中學借用的綿陽師範學院西校區運動場和浴室等教學和生活設施喪失,加之原校園狹小,學校教育教學無法正常開展,師生和家長迫切要求異址遷建。
綿陽市教體局姚定副局長介紹,綿陽市教育、規劃、建設等部門高度重視綿陽紫荊民族中學的遷建工作,多方徵求師生員工、家長及相關單位的意見,達成共識後,成立了專門的綿陽紫荊民族中學建設推進領導小組,並與香港教聯會代表充分溝通後,規劃選址在科教創業園區新建標準化的綿陽紫荊民族中學,徵地65.5畝,總建築面積15434.22平米(教學樓8291.21平米,宿舍5414.01平米,食堂992平米,其它附屬設施537.01平米),總投資7000萬元,可滿足18個班,900人的辦學需求。總投資中,原民族中學土地及土地構築物資產處置約3000萬人民幣(含港方援建400萬港幣),其餘資金由綿陽市政府投入。
據介紹,新校區建成後,將實現規模變大、環境變優、設施設備完善。2011年10月17日,綿陽紫荊民族中學搬入租用的靈創科技電子學校辦學,目前,學生、家長和教師普遍滿意。新校區的建設已於2012年2月底正式動工修建,下一步將加快工程建設進度,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加強工程建設監督管理,確保2013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