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5日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伯南剋日前在美聯儲年度經濟座談會(全球央行行長會議)上強調了美國經濟形勢之疲弱和美聯儲採取行動之決心。市場普遍預計,美國貨幣當局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QE3)已呼之欲出。但是專家認為,美聯儲當前的政策操作空間不如金融危機之前,新的寬鬆政策提振實體經濟的效果預計有限。
(小標題)暗示行動原因
新華社報道,在被認為是全球央行政策風向標的這次座談會上,伯南克透露的主要信息是:非傳統貨幣政策有效、量化寬鬆風險可控、當前經濟形勢糟糕、美聯儲願有所作為。
伯南克的講話緊緊圍繞美國會賦予美聯儲的兩大職能——致力維持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展開論述。他講話的基調放在美國經濟復甦的“軟肋”上,強調美國就業市場復甦緩慢成為“嚴重關切”,經濟現狀“遠未達到令人滿意的水準”。前美聯儲資深經濟學家、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約瑟夫.加尼翁判斷,伯南克是“在暗示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3)將要出台”。
伯南克的最新表態令人想起他2010年8月27日在同一座談會上的講話。那次伯南克發表了類似論述,而後就在當年11月,美聯儲宣佈推出6000億美元的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伯南克一直強調央行應“積極作為”。在降低利率這一傳統貨幣政策已無空間的情況下,美聯儲把更多精力置於非傳統貨幣政策上,幾年來購入大量國債和房利美等機構證券,並對所持債券採取賣短買長的“扭轉操作”等。
經濟學家認為,前兩輪量化寬鬆政策對資產價格和實體經濟都產生了顯著影響。首先,量化寬鬆壓低了國債收益率,降低了全社會的融資成本。其次,風險資產價格上行,財富效應支持了投資和消費。第三,匯率效應有助於出口。
伯南克在最新講話中稱,美聯儲政策將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壓低了80到120個基點,拉動美國經濟增長近3%,幫助創造了約200萬個就業崗位。
(小標題)受到多方質疑
前美聯儲副主席艾倫.布林德等專家認為,當前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收益率都已處於歷史低位,無論採取哪種形式,美聯儲的新寬鬆政策效果都將有限。
專家指出,美國企業當前並不缺乏流動性,而是坐擁上萬億美元的現金,但缺乏良好的投資機會。
前美聯儲資深顧問艾倫.梅爾策告訴記者,美聯儲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將留下隱患,貨幣供應量的快速增長預示著未來將有更大的通脹壓力。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價說,若用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膨脹”2.3萬億美元來創造200萬個就業崗位計算,折合每個就業崗位的“創造成本”超過100萬美元。 此外,美聯儲決策者內部也存在不同意見。部分美聯儲高層希望推出不設上限的開放式QE3,也有美聯儲高層反對繼續出劍。
(小標題)預期影響廣泛
作為全球首要儲備貨幣發行國,美國的貨幣政策牽一髮而動全身。而放眼全球,執行超寬鬆貨幣政策的不僅只有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貨幣當局近年來也紛紛傚法美聯儲,以量化寬鬆等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復甦。
分析人士認為,新一輪量化寬鬆會為發達國家經濟復甦爭取時間。受債務危機拖累,發達經濟體的財政操作受限,中長期的結構調整涉及勞動力等領域的艱難改革和強勢集團之間的利益重新分配,因而儘管貨幣政策操作空間有限,發達國家央行依舊頻繁使用貨幣政策來給市場注入強心劑,併為財政狀況改善和中長期改革爭取時間。
美國新一輪寬鬆帶來的美元貶值效應對於奧巴馬政府的“再製造業化”和五年內“出口倍增戰略”會起到一定作用。此外,量化寬鬆政策在壓低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同時,會變相緩解美國天量公共債務的未來還債壓力。
不過,梅爾策等專家認為,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會帶來負面外溢效應,使得美元對其他貨幣和黃金貶值,並推高進口商品價格,也會造成資本流入新興市場壓力增大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