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超越台獨 排除民共交流障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4 10:14:26  


  中評社台北10月24日電/台灣旺報24日發表社評說,謝長廷訪問大陸提出以“憲法各表”取代“九二共識”後,民進黨大老紛紛表態,隱然對台獨問題進行了一場辯論。審視大老們的論述內容,多屬於固定立場的表態,無助於民進黨發展兩岸政策的新共識。當前民進黨最需要的是整合出一條新路線,開展民共交流關係,以利民進黨重返執政。

  社評說,最近民進黨內對台獨立場的種種說法,包括謝長廷說“台獨從來不是民進黨的選舉訴求”;姚嘉文說“總統”選舉,民進黨不談台獨所以失敗”;林濁水認為“台獨遇到困境,但不是要放棄台獨”;游錫堃則表示“正名制憲比重返執政重要”。

  在這麼多論辯中,以謝長廷對台獨的論述最值得思考,他說,民進黨創黨初期根本沒有台獨路線,是一些台獨黑名單從美國回來後,才提到要建立“獨立國家”,但現狀已經獨立,根本就不用再強調。他還說,台獨做為運動有其背景,但過去3次大選民進黨從沒有以台獨作為選舉訴求,包括陳水扁在內。

  不過,謝長廷對台獨發展史的說法,並非完全正確。民進黨會成為“台獨黨”,有非常複雜的歷史淵源,如二二八事件與國民黨持續20年的白色恐怖及高壓統治、省籍對立現象與大陸在國際社會打壓台灣、內部專制統治、美日在兩岸間的操控等國際現實因素,並不見得只是因為一些台獨黑名單人士的推動。尤其在1990年代蘇聯、東歐共產集團解體後,“認同”成為新興國家追求獨立主要的訴求。當時發生在邊陲地區國家的對立與衝突事件,已非美國在冷戰時期建構的圍堵結構所能控制,特別是前蘇聯控制國家向民主轉向,所呈現的特質更像是一種全新的“後殖民氛圍”。

  社評說,這種新的民族主義認同對象,已經不再是“第三世界”或是“民族國家”這種集體身分的認同標籤,反而是趨向於單一民族身分的界定。於是,當個別國家感受到內部不同的民族認同轉向時,民族主義成為政治問題。老牌民主國家如加拿大、英國、澳洲都面對程度不同的內部民族獨立建國的訴求,一些政治較不成熟國家更因而爆發了一連串內戰,至今部分地區戰火未完全停息。

  台灣在國際社會追求“認同”的氛圍下,1990年代執政的李登輝,也以民主化帶動台灣走向“本土化”,希望確立“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獨立事實。在這個背景之下,民進黨才有機會引入台獨精神,變成民進黨的“台獨黨綱”。

  謝長廷說民進黨是一些台獨黑名單人是從美國回來後,才出現“獨立建國”主張,並非完全正確的說法,如果國際社會沒有“認同”的氛圍存在,李登輝就不可能透過民主化建構本土化的認同目標,民進黨更不會順勢把台獨引入民進黨黨綱。

  社評說,台灣的自我認同與獨立的期待是真實存在的事實,因此,民進黨不能以否定台獨存在的方式解決台獨困境,反而應該依據中國崛起、東亞戰略格局轉變、兩岸大交流的新形勢,在統獨的光譜中提出新訴求與新路線,既能維持民進黨創黨精神,又有利於開啟民共交流大道。

  謝長廷訪問大陸時,大陸當局並未要求謝長廷聲明接受“一中原則”,只強調要接受兩岸“和平發展”的事實,這已經為民進黨高層訪問大陸的“前提問題”解套。大陸開始寬鬆對待民進黨高層人士,如果民進黨高層不能與時俱進,逐步實現民共交流的目標,再多的台獨辯論,也不可能幫民進黨實現重返執政的目標。

  社評說,民進黨要找出兩岸關係新論述,既能兼顧創黨精神又能滿足開啟民共交流關係的需要,並非易事,但大陸已展現彈性,民進黨也應該有足夠的智慧提出新論述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