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6日電/環球時報消息,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4日發表文章說,對於北京在釣魚島爭端問題上所採取的戰略,驚奇地發現有比拳王阿裡的“以逸待勞”策略更好的比喻,可以從古羅馬歷史中找到答案。
中國向有爭議海域派遣沒有武裝或者輕武裝船只進行巡邏或執法。日本船只必須跟進,以防東京喪失對這些島嶼的控制。中國海員有能力使日本海員疲於應付。事實上,日本海上保安廳最近的報告稱,有4艘來自中國非軍方海事機構的船只駛入釣魚島周邊海域。這是類似一連串“侵入”事件當中的最新一起。北京顯然決心在這些島嶼附近建立起接近常態化的存在,從而使派遣到這裡的日本海上力量疲於奔命。
讓我們了解一些費邊的做法。在古羅馬與北非的迦太基進行第二次戰爭期間,身為將軍和獨裁官的費邊爐火純青地使用拖延戰術,最終使時間不利於由漢尼拔指揮的迦太基軍隊。時間站在古羅馬一邊,但力量平衡卻沒倒向他們。歷史學家波裡比阿寫道,費邊熟知己方軍隊的明顯劣勢,因此“下定決心不冒險同身經百戰的敵人作戰”。
他只是簡單地潛伏在附近,儘管拒絕作戰,卻構成威脅。由於古羅馬軍隊是本土作戰,漢尼拔是遠道而來,因此古羅馬能夠跟迦太基人比消耗。長時間待在戰場上使漢尼拔的軍隊虛弱不堪,而古羅馬軍隊則能享受“無窮無盡的補給和人員供應”。最終,平衡朝著有利於古羅馬人的方向發展——甚至沒有發生重大戰鬥。
費邊的戰略同樣適用於強者。更加強大而且具有耐心的一方能夠緊緊抓住較弱的一方不放。這種策略會迫使較弱的一方要麼後退,要麼浪費勉強能夠利用的資源。拖延符合北京的目的,讓現在的東京絕沒有獲勝的機會。時間站在北京一邊,而且它還擁有數量上的優勢——這一優勢只會繼續擴大。最終,當看到有必要結束這場爭端時,它就能在避免過度風險的情況下採取軍事手段。
中國是否有耐心站在強者角度利用費邊戰略還有待觀察。自我克制是古羅馬戰略的關鍵因素。烏雲越聚越多,隨後突然下起暴雨——這就是對費邊戰略的比喻。不過,拖延戰術依賴費邊的優點,這是當前中國缺乏的。北京急於羞辱東京,欲奪走存在爭議的不動產。如果這樣,急不可耐可能會促使它做出輕率、非費邊式的舉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