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5日電/今年以來,中國不少地方都出現蔬果滯銷、牲畜受災的情況。除了“有困難、找政府”的傳統渠道,還有不少農牧民通過網絡求助“化險為夷”。
新華社報道,11月初,一場罕見的暴雪壓塌了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牧民孟和白音家的棚圈,上百頭(只)牛羊只能在站在雪地里相擁取暖。
“60歲的老人都沒見過這麼大的雪。”孟和白音說,由於暴雪來得太突然,家中儲備的草料僅夠維持十天。雪災後不到兩個星期,牛羊都瘦了一圈。
在這種情況下,減免損失的最好辦法就是牲畜儘快出欄。僅在翁牛特旗,和孟和白音一樣受災的牧民就有1.8萬戶,需要出欄的牲畜多達55萬頭(只)。
內蒙古8000多萬公頃的大草原上僅有不到200萬戶牧民,兩戶牧民之間常常相隔幾十公里。大雪襲來,道路阻斷,牛羊送不出去,草料拿不進來,大量牲畜凍死、餓死的事件時有發生。
絕境之中,牧民和當地政府開始在網站、論壇、微博等網絡媒介上發佈求助信息,並迅速得到網友們的積極響應。截至30日,僅在新浪微博的求助信息就被轉發了5000次以上。網友在評論中呼籲“情況緊迫請伸出援手”,或直接回復“我有渠道,給我私信”。
翁牛特旗一名經紀人許生林說,自從信息發佈後每天都能接到諮詢電話。據不完全統計,求助信息發出後一週之內已經出欄牛1.86萬頭,羊18.39萬隻,大部分賣到北京、天津、河北和內蒙古等地,最遠還賣到了浙江和廣東。
孟和白音足不出戶,也已和兩家公司達成了購買協議,家中約70頭(只)牛羊將以略低於市場的價格銷售。他說:“原來一直覺得網絡離牧民很遠,現在發現就在身邊。”
中國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為農牧民上網求助提供了平台,截至6月末,中國約有5.4億網民,是15年前的867倍。如今,農牧民家中有電腦、有網絡已經算不上新鮮事。
網絡漸漸成為農牧民求助的新渠道。11月以來,湖南柑橘滯銷、甘肅蘋果滯銷、山東蔬菜滯銷……面對可能發生的重大損失,許多農民在網際網路上銷售農產品,成功化解了滯銷危機。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底,全國農民網店總數為131萬家。中國最大的商務平台淘寶網上,去年農民網商註冊總數為171萬人。 |